《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中女性形象美之比较——浅议中西方的和谐美理想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中西方两件典范作品,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中女性形象的具体艺术手法与思想渊源作比较,阐释了两种女性美的理想的异同,《簪花仕女图》强调对“象外之境”的追求,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贵族妇女的雍容华美气象及中国儒道思想影响下的注重情与理心与物的内在心理和谐。《西斯廷圣母》用准确的解剖比例、光、结构与色再现了集众美与一身的圣母形象,通过对一个时代美的典型形象的把握,以及在西方的神学与哲学互补的影响下的美学思想,它推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谐。中西和谐美理想都是追求对立因素的融合统一,但西方偏重于外在形式的和谐,中国偏于内在心理的和谐。   本文以下面四部分展开论述:一中西方绘画中女性形象发展的概述以及选取这两幅画作比较的缘由;二《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女性形象的比较;三通过比较来探析形成这两种不同美的典范的思想渊源以及这种思想渊源下的审美心理取向。   本文分三部分对中西方两种女性形象作了比较:   第一部分《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艺术成就的概述;   第二部分《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女性形象的比较;   第三部分《簪花仕女图》与《西斯廷圣母》女性形象对美的阐释的不同的思想渊源。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东阳明清建筑中的戏文木雕为对象来展开分析和研究。开篇简要说明了东阳木雕的研究现状,并从材料、工具、题材、风格这几方面对东阳木雕的基本概况进行综述,在此基础
本文以俄罗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该作品的主题特征、旋法风格、整体结构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该作品的作曲技法特征;其次结合音乐分
期刊
国内在研究设计文化价值方法论上,还没有完备的体系,或者说没有针对性。如何使设计与文化的融合得到更好的体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深入的去做研究,这也给本人了一个拓展艺术研究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