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批判理论之后的理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基于学术文本《批判理论之后的理论》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批判理论之后的理论》作者威廉·拉什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德国研究教授,他在文中探讨了批判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其承担的社会任务,认为批判理论之后的社会理论应充分利用好神启和理性这两种现有观察模式,以完善对世界的科学认知。本次翻译实践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学术层面,笔者希望通过对该文本的译介,使中文读者对拉什重点探讨的德国哲学、社会学思想有所了解;二是翻译策略层面,在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本报告分析了在本次学术文章翻译实践过程中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技巧,阐述如何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本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包括源文本《批判理论之后的理论》的主要内容、语言风格等。第二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对学术文本翻译的研究概况。第三部分对译前、译中、译后三个步骤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叙述了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基本主张及其对本次翻译实践的适用性。第五部分为案例分析,在纽马克理论的指导下,该部分对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进行了探讨。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和启示,对纽马克理论在学术文本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即针对外来语、合成词、习语等,以语义翻译为主,对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等则以交际翻译为主,而专业术语和长、难句则需结合运用上述两种策略;同时,本报告也从指导理论和译文文本两个层面分析了本次实践的局限,并提出了翻译理论应与翻译实践充分结合的建议,为第六部分。
其他文献
通过全面分析襄阳市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趁势,提出了以增强产业科技支撑、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及标准化生产、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预警等
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GDP增长的贡献在2007年已首度跃超投资,其发展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因而国家“十一五”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自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以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它进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