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FD诱导H22荷瘤小鼠颗粒酶/穿孔素凋亡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半夏加茯苓汤(Xiao Ban Xia Plus Fuling Decoction,XBFD)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通过血清学和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XBFD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为XBFD在临床抗肿瘤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建立体内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XBFD高剂量组,XBFD中剂量组,XBFD低剂量组,顺铂组,每组30只。接种次日开始给药,荷瘤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g·kg-1,日一次;XBF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XBFD4g、2g、1g生药·mL-1水煎剂40、20、10 g·kg-1,日一次;顺铂组5 mg·kg-1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稀释顺铂,分别于第1、4、7、10日各给药1次,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及死亡情况等,实验第11日称重眼球取血后处死小鼠,取瘤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苏木精-伊红(HE)染色、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和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  结果:(1)XBFD各剂量组给药后体重均增高,瘤重随剂量增大而降低,提示XBFD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2) ELISA结果显示:与荷瘤模型组比较,XBFD中剂量组、顺铂组血清中的TNF-α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XBFD高剂量组血清中的IL-2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  (3) RT-PCR结果表明:与荷瘤模型组比较,XBFD各剂量组颗粒酶A表达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XBFD高、中剂量组颗粒酶B表达升高(p<0.05); XBFD高、中剂量组穿孔素表达升高,促进颗粒酶/穿孔素途径非自愿性细胞凋亡。  (4) HE染色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是成功的。  (5) TUNEL结果表明:XBFD能够增加H22细胞凋亡数量,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大凋亡率升高。  (6) IHC结果表明:XBFD各剂量药组颗粒酶A、颗粒酶B与穿孔素表达均较荷瘤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而且Bcl-2蛋白表达量随药物剂量增大呈下降趋势,Bax蛋白表达量随药物剂量增大呈上升趋势,调整Bcl-2/Bax比值。  结论:XBFD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诱导凋亡途径与颗粒酶/穿孔素参与的“非自愿细胞凋亡”及其增强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并且反映出XBFD对H22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抑瘤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提高TNF-α,IL-2的表达,从而激活T细胞活性和B细胞增殖,介导CTL发挥细胞毒作用。  2.提高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从而促进穿孔素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颗粒酶大量进入细胞核激活自溶性核酸内切酶系统,使靶细胞DNA断裂,产生肿瘤细胞溶解和凋亡,诱导“非自愿细胞凋亡”。  3.通过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调整Bax/Bcl-2比值,促进H22细胞的调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IL-6、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将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
目的:  本实验观察黄连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Mφ)、M1/M2型Mφ及泡沫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为黄连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提取
罗伯特·考文顿 1990年12月14日/2.06米/98公斤/SG-SF/费城76人  费城76人的重建历程似乎永无休止,但千万不要跟罗伯特·考文顿说这些话。  “我们有着很优秀的核心团队,我们非常努力。”考文顿说,“还有一个伟大的教练在督促我们。一旦我们作为整体取得了经验,我觉得我们能变得特别。”  2013年的选秀大会上,落选的他和火箭队签约。在七场比赛里得到了上场机会,但赛季的大部分时间他都
期刊
目的:  本研究以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辨证取穴治疗FD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的持续效应及其规律,为辨证取穴治疗FD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