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 4型心肾综合征中心肌miR-30的表达目的:确定4型心肾综合征中心肌组织miR-30表达是否出现改变方法:(1)7/8肾切除术构建大鼠4型心肾综合征模型,测定血压并利用心脏超声观察心脏的动态改变;(2)大鼠收集尿液后取材,测定肾功能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改变、qPCR测定心肌肥厚指标表达改变;(3)qPCR测定7/8肾切除术后大鼠心肌miR-30表达情况;(4)成纤维细胞因子-23(25 ng/mL)、硫酸吲哚酚(100μmol/L)、血管紧张素-Ⅱ(10-3μmol/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0 ng/mL)孵育H9c2心肌细胞24h,qPCR测定miR-30表达情况。结果:(1)7/8肾切除术后1周、3周、5周,心脏超声显示逐渐出现心肌肥厚;(2)7/8肾切除术后1周、3周、5周,肾脏损伤逐渐加重、肾功能明显降低、血压逐渐上升;(3)7/8肾切除术后1周、3周、5周,心肌组织miR-30下调程度逐渐增加;(4)成纤维细胞因子-23、硫酸吲哚酚、血管紧张素-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孵育H9c2心肌细胞可导致明显的miR-30表达下调。结论:慢性肾脏病可诱导心肌miR-30表达明显下调,慢性肾脏病相关促心肌肥厚因子可能是诱导心肌miR-30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研究二 miR-30在4型心肾综合征中的抗心肌肥厚作用目的:确定miR-30是否可抑制4型心肾综合征中的心肌肥厚方法:(1)成纤维细胞因子-23(25 ng/mL)、硫酸吲哚酚(100μmol/L)、血管紧张素-Ⅱ(10-3μmol/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0 ng/mL)孵育miR-30mimics转染后的H9c2心肌细胞24h,鬼笔环肽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2)应用7/8肾切除术构建大鼠4型心肾综合征模型,术后第3天颈静脉注射含有miR-30表达载体的腺相关病毒2/9;(3)术后第5周测定血压并利用心脏超声观察心脏改变;(4)收集尿液后取材,测定肾功能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qPCR测定心肌肥厚分子指标表达情况。结果:(1)miR-30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因子-23、硫酸吲哚酚、血管紧张素-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2)7/8肾切除术后第5周,心肌细胞表达miR-30对4型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血压、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无明显影响;(3)7/8肾切除术后第5周,miR-30可抑制4型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心肌肥厚;(4)7/8肾切除术后第5周,miR-30可明显下调4型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心肌肥厚分子指标。结论:miR-30在不影响肾功能的前提下明显抑制4型心肾综合征心肌肥厚。研究三 miR-30调控心肌肥厚的机制目的:确定miR-30通过何种机制调控心肌肥厚方法:(1)心脏超声观察心肌细胞miR-30敲低模型小鼠心脏的改变;(2)心肌细胞miR-30敲低模型小鼠测定心肌组织Calcineurin活性、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3核转位情况、qPCR测定心肌肥厚分子指标表达情况;(3)miR-30 sponge质粒转染H9c2心肌细胞,鬼笔环肽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qPCR测定心肌肥厚分子指标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3核转位情况;(4)FK506处理miR-30 sponge质粒转染后的H9c2心肌细胞,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论:(1)心肌细胞miR-30敲低模型小鼠可在24周龄时出现明显心肌肥厚且心肌肥厚分子指标上调;(2)模型小鼠心肌组织Calcineurin活性增强、活化T细胞核因子3核转位增强;(3)miR-30 sponge质粒转染H9c2心肌细胞后可导致其明显肥大、心肌肥厚分子指标表达上调、活化T细胞核因子3核转位增强;(4)FK506可明显抑制miR-30 sponge质粒转染后造成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肥厚分子指标表达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