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太子山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该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统计,以科、属、种的现代地理分布为基础,对这三个层次的地理分布类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相似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三种方法与11 个相邻地区的植物区系对比分析,探讨了该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区系属性及起源等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太子山植物区系含维管植物827 种,隶属于94 科、352 属,相对太子山较小的面积尺度而言,其植物的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又以杨柳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为优势科。2.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十分明显,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都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且优势科、优势属也多属各种温带成分。3.由于本地区地质年代相对年轻,物种形成时间较短,分化较晚,所以区系成分比较年轻。种的分析表明本区植物种系的分布式样以西南至东北方向适应性辐射为主要形成途径,主要起源于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4.西南成分与华北成分、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亚型与中国-日本分布亚型均以本区为交汇处,以及缺少特有种等特征均表明本区的过渡性区系特征。5.太子山植物区系与莲花山、祁连山、马衔山、洮河流域植物区系的关系最近;与太白山、小陇山、白龙江中上游植物区系的关系次之;与横断山、白水江、贺兰山植物区系的关系最远。6.本区应划归横断山脉植物地区、川西北甘西南青东南小区,并作为横断山脉植物地区与华北植物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的分区界线。7.本区植被具有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太子山次生林区森林群落划分为5 植被型22 个群系组45 个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