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也可用于生产乙醇,具有非常好的经济价值。广西是我国糖料蔗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6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促使甘蔗种植和病害防治模式发生变革,具有药效和肥效功能的甘蔗药肥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应用药肥是一个新事物,有关甘蔗药肥科学合理使用的技术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报道。本文选择了贵港、兴宾区、柳城、融水及崇左市扶绥5个县区作为数据采集点。每个试验数据采集点选择5个乡镇作为样板市场,每个样板乡镇5个零售商客户,125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同时走访甘蔗研究所等部门,通过访谈了解甘蔗害虫药肥的现状、产生的价值、存在问题等,得出“终端服务三步曲”推广模式的应用。本文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销售的药肥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现场实地调研和总结分析,提出使用药肥防治甘蔗害虫的高性价比的药肥种类和使用技术;同时,通过近年来甘蔗药肥产品推广实践,研究探索甘蔗药肥的推广模式,为指导蔗农科学合理使用甘蔗专用药肥提供依据。主要内容有:1.不同种类药肥的防治效果研究在甘蔗苗期培土时,同时进行噻虫嗪和噻虫胺药肥防治甘蔗主要害虫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药肥中农药有效成分施用剂量均为600g/ha、900g/ha、1200g/ha3个处理,作追肥用。在施药肥后30d、60d、90d、对甘蔗蓟马、甘蔗棉蚜、甘蔗粉蚧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5%以上,比常规防控提高20%~40%。总体防效噻虫嗪药肥比噻虫胺药肥好。2.噻虫嗪药肥不同施用剂量的防治效果研究在甘蔗苗期培土时,施用噻虫嗪药肥40g/亩、60g/亩、80g/亩3个不同剂量,分别在施药肥后30d、60d、90d进行甘蔗蓟马、甘蔗棉蚜、甘蔗粉蚧和蔗螟防效调查。3个剂量处理中,80g/亩的防治效果最好,但60g/亩和80g/亩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从经济效益考虑60g/亩最好。3.甘蔗药肥不同时期使用对药效的影响研究用同量同样的药肥在甘蔗的底肥时期、追肥时期、底肥和追肥两个时期配合施用三种不同的施用方式进行研究,分别对甘蔗蓟马、甘蔗棉蚜、甘蔗粉蚧、蔗螟的防治效果和肥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底肥时期施用防治效果非常有限,后期断尾较多,而肥效也是前期足,后期有脱肥现象;追肥时期施用,出现幼苗期枯心苗多导致有效茎少,甘蔗头小尾大,并出现倒伏现象。底肥和追肥配合施用,防治甘蔗蓟马、甘蔗棉蚜、甘蔗粉蚧的效果在94%以上,蔗螟的防治效果也在85%以上;在肥效方面,甘蔗粗壮均匀,并且直立挺拔,后期尾部均匀。4.噻虫嗪药肥不同使用方式对药效的影响研究用同量同样的药肥做撒施不覆土、撒施覆土和撒施不覆土加20kg尿素的三个处理进行比较,分别对肥效、药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撒施覆土的药效最好;撒施覆土的肥效比撒施不覆土加20kg尿素更好一点。5.甘蔗药肥不同养分配比的药肥的肥效对三个农药含量相同、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药肥(A1、A2、A3)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含量对农药有促进作用;三个配比中,药肥A3的平均茎径27.57mm,株高3.84m,产量9.97吨/亩,药肥A3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