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血浆中灭多威的分析及其代谢物的质谱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建立了血浆中灭多威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SPE-HPLC-MS)法对大鼠血浆中的灭多威及其代谢物进行了研究。方法以空白大鼠血浆添加灭多威标准品及内标物安定标准品对血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仪器测试条件、特异性、回收率、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关系、稳定性进行全面考察,建立血浆中灭多威的SPE-HPLC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PLC-MS法在大鼠血浆中检出了灭多威及其代谢物。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灭多威的药物浓度。按照灭多威5mg/kg给雄性大鼠灌胃后,收集0.33h,0.67h,1h,2h,3h,5h,7h,9h,11h,13h,15h,17h,19h,21h,23h的大鼠血浆,SPE-HPLC法测定血浆中灭多威,并对24h内大鼠血浆中灭多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模拟法医鉴定,按照灭多威50mg/kg给雄性大鼠灌胃后,将大鼠尸体室温存放72h,取心血,SPE-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灭多威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 i.d.×250mm,5μm粒径);流动相:甲醇:水=40:60(V/V);检测波长:235nm;安定作为内标。采用HPLC-MS法:分析大鼠血浆中灭多威及其代谢物。模拟法医鉴定,按照灭多威50mg/kg给雄性大鼠灌胃后,将大鼠尸体室温存放72h,取心血,SPE-HPLC-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灭多威及其代谢物。色谱柱:Xterra C18柱(2.1mm i.d.×150mm,5μm粒径);流动相:甲醇:水=15:85(V/V);检测波长:235nm;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方式(ESI+),毛细管电压:3.0kV;离子源温度:110℃;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流速:450L/h;扫描范围:50~300m/z。结果SPE-HPLC法测得灭多威在血浆中的线性范围是0.1μg/ml~20μg/ml(r=0.9993,P<0.001),血浆中的检测限是0.03μg/ml(S/N=3),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分别在8.33%与11.11%以内,日内、日间准确度值分别在90%与120%之间,回收率值在88%±4.4%以上;并且在灌服大量的灭多威引起中毒死亡72h后的大鼠血浆中仍能检测到灭多威。SPE-HPLC-MS法发现,给药后的大鼠血浆中,除灭多威原体外,还有一种代谢物,并测得其准分子离子峰及其各级碎片离子,经与对照品比较及质谱断裂规律推断灭多威在大鼠血浆中的代谢产物为S-甲基-N-羟基硫代乙酰亚胺酯。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实用、便捷,可对血浆中的灭多威进行定性定量地快速测定,并且可检出其代谢物,为灭多威中毒的法医鉴定及临床检验进一步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实验观察皮肤切创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TLR2和TLR4阳性表达与损伤时间变化的关系及其规律,探讨精确推断损伤时间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小鼠皮肤切创损伤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
环境犯罪案件频频发生,新兴环境犯罪形式频繁出现,研究环境犯罪的对策论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环境是一个具有宏观性、特殊性、复杂性的客观实体,而同时人为环境问题的产生又
本文以考古发现的胡叟图像为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老胡文康辞》中"文康"一名的来源问题,认为它极有可能来自《蒙古行纪》中的"翁衮",是个鲜卑萨满;提出《文
100年前,五四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启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群众爱国运动。100年后,我院青年学子站在团旗下,传承五四精神,激昂奋进新时代。4月26日,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青春心向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编年史中,一九八六年最值得记载的恐怕首推发生于该年岁末的学潮。然而,就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而言,一九八六年的校园文化建设热潮也许具有更为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长期应用阿片类物质必将导致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形成。大量摄入外源性阿片样化合物(EOC)如吗啡、海洛因等,可抑制内源性阿片肽(EOP)的形成和释放,一旦撤药,体内EOP和E
本文重点对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装修及装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价值。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从两个案例出发,引发一些关于司法鉴定的问题,并表明了本文的选题原因。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司法鉴定概念之比较。本章中笔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