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天平砝码和金币的考古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国天平砝码是称量金币(金版)的衡器,它们都是楚文化中具有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以往学术界对楚国金币和天平砝码的研究多是分别进行的,特别是结合考古发现进行研究的论文更少。学者的文章中大多未涉及随葬天平组件的墓主人身份,以及没有对天平砝码的发现进行时空脉络上的把握。对天平砝码和金币进行综合的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天平砝码和金币在形制和重量上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明确的对应关系。首先,楚式天平、砝码的形制及其重量组合有一定的规律。楚国天平是一种特定形式的等臂天平,一套完整的天平衡器中,最重的一枚砝码为楚制的1斤,全套砝码能称量的最大重量是2斤,称量范围在1铢到2斤之间,这只能是称量细小而贵重的物品的衡具。楚国金币的形制有多种形式,但不同形状和钤文的整版金币,其重量大致都在250克左右,约合楚制的1斤。金版是切割称量的货币,切割后的小块金币需要称量后才能流通。考古发现的整块金版较为少见,而以切割下来的小块金版为主,它们都是在楚地发现的器物,天平砝码和金币有着明确的配套对应关系。它们的联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无论是整版还是切割后的金币,都在整套天平砝码称重的范围之内;二是楚金版钤文中常见的“再”(称)字,即是称量之意,正是说明金版是需要称量的货币;三是天平砝码与楚金币分布地区部分是重合的。天平砝码主要发现于墓葬之中,通过对这些墓葬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天平砝码出现和发展的时空脉络以及墓主的身份信息。天平砝码最早出现于战国早期江陵地区的楚墓。从战国中期开始流行,并开始出现在湖南地区的楚墓之中。天平、砝码随葬到战国晚期最为盛行。伴随着楚国领土的扩张,天平、砝码开始出现在安徽、江苏地区。其后由于秦国攻陷江陵的郢都,自此江陵地区随葬天平与砝码墓葬基本不见。天平、砝码只出土于中小型楚墓,且在楚墓中占的比例不大,其墓主身份都是士及士以下阶层。说明天平砝码只是某一类人所用的工具,反映墓主人的职业,这些人可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金版(币)主要发现于地层或窖藏之中,通过对金版的发现地区、铸造地点以及楚墓中仿金版冥币的考察,可以看出楚金币的流通区域。首先,发现楚金币的地区已经超出了楚国辖地,其分布与楚国、楚文化的地区是不相一致的。导致楚金币在某地出土的原因有很多,对此要做更具体的分析。其次,楚金版上钤印的地名(如“郢”、“陈”、“(?)”、“郭”、“虚”、“妙”等),是表示金版的铸地,同样也是金版的流通地,这些地点都是楚文化的重要地区。最后,随葬仿金版冥币墓是楚墓,也是楚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样能反映楚金币在该地区的流通。天平、砝码和金版(币)在出土情况、时空分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对比分析,可以探查楚金币的始铸时代、使用情况和相关的丧葬习俗。首先,根据江陵地区战国早期楚墓中的称量金币的衡器一天平砝码来看,“郢再”金版始铸时代至迟在战国早期。其次,我们通过绘制楚金币、天平砝码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能直观的看出其分布的区域,同时也反映了楚文化影响或传播的范围。再次,楚国金币实物在楚国不作为陪葬之物,而是以仿金币形状的冥币作为替代品随葬,这在楚国形成一种丧葬习俗;楚墓中使用楚式天平、砝码进行随葬,也是楚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最后,从传世文献、出土的楚简和天平砝码随葬来看,楚金币在贵族及中下层吏民之间都有着广泛的使用流通。综上,天平砝码和金币是密不可分的。对它们时空脉络的综合考察,能加深对楚国衡制、货币制度以及商业经济制度的认识。在今后的考古及相关研究中,对天平砝码和金币进行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圓錐滾柱軸承是滾动軸承中用途最广最常見的一种。这种軸承所用的保持架(俗称花籃)一般都是用优質碳鋼板(10号或08号钢板)冲压而成。我厂过去采用的工艺过程如表1所示。用这
关节轴承能承受较大的负荷,但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保证加工精度,而普通数控车削编程存在加工效率低、编程计算复杂等问题,利用宏程序编程既能保证加工精度又能提高编程的效率,
短语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也是中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对于每一个初中生来说.熟练地掌握短语的知识非常重要。
目前在广大师生中流传一种说法:考得好要加上改得好才能最终取胜高考!细细掂量,这话说得还的确有理!  2010年满分150分的高考英语广东卷中,有90分是客观题,由电脑评卷;60分为主观题,由老师评。而60分中,占重大比率的是分值为40分的两道写作题!这两道题的得分高低对考生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高考英语阅卷场上取胜呢?  笔者先后参加过三次高考“读写任务”的阅卷,先介绍一下近年
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背景,在“点-轴系统”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以双核结构模式拓展昆明—景洪—清莱—清迈发展轴线的空间结构,提出了中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逐步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限制,直到2006年中国政府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全部经营限制,外资银行进入了在中国的全面发展时期。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有助于提高我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商业银行自身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市场准入放松等诸多挑战,在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提高传统商业银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大环境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正在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