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是一种由中国政府提出的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是借助既有的和行之有效的区域的一个合作平台,其目标是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对于参与其中的中国政府和企业来说,存在的主要建设风险分为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对于国家间合作过程中的政治风险不可避免,且很难通过我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短期内进行规避,而经济风险并非国家根本的政治问题,可以在合作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或规避。本文对地方政府和其国资委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面临的经济风险防控政策进行研究,既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同时剖析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国违约风险、沿线国家运营环境风险、所在国环境安全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基于这些“一带一路”倡议中存在的经济风险因素,中国政府及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着很大挑战。为扭转以上建设过程中不利因素,减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损失,地方政府应着力从加强风险政策的研究、整合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完善国企投融资审批制度、加大对企业公共服务保障、加强使馆经商处协调力度、建成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从政策、监管和服务等三个维度,加强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风险中共同治理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