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秦光2号’油桃果实为材料,在0±1℃条件下研究了5(Ⅰ、Ⅱ、Ⅲ、Ⅳ、Ⅴ)个采收成熟度对果实贮藏效应的影响以及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增加,硬度和可滴定酸(TA)含量逐渐降低,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增加。2、第Ⅳ成熟度果实呼吸高峰较其它成熟度来的晚,在贮藏15d第Ⅰ、Ⅱ、Ⅴ成熟度果实最先出现乙烯高峰,在贮藏20d第Ⅲ、Ⅳ成熟度果实出现乙烯高峰且第Ⅲ成熟度峰值高于Ⅳ。各成熟度果实乙烯峰比呼吸峰提前出现5~10d出现,乙烯峰出现的先后次序同呼吸峰一致。3、在冷藏的过程中成熟度越低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且活性的最高值出现的早。贮藏后期成熟度越低的果实丙二醛(MDA)积累量越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越低,膜脂过氧化越严重。4、‘秦光2号’油桃在贮藏期间冷害症状不明显,但出库升温后果实呼吸速率升高,果实不能正常后熟软化、果面出现褐色水渍斑,且未成熟果实成熟度越低冷害发生越严重。5、第Ⅰ、Ⅴ成熟度果实基本没有贮藏价值。第Ⅳ成熟度果实(果实底色呈乳白色、SSC11.4%、硬度7.3kg·cm-2)贮藏40d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SSC,且货价期品质、好果率高,贮藏效果最佳。用于冷藏的油桃应适当的晚采有利于提高果实的贮藏效果。6.采收当天第Ⅰ、Ⅱ、Ⅲ成熟度油桃果肉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大液泡化;细胞质被挤到靠近胞壁的边缘,内含物丰富;细胞壁结构完整,中胶层为高电子密度的暗层,初生壁与中胶层结合紧密,呈明-暗-明结构;叶绿体等细胞器结构完整,嗜锇颗粒分散在质体中。第Ⅳ成熟度与Ⅰ、Ⅱ、Ⅲ只有细微的差异,叶绿体开始变形,细胞外壁开始有少许微纤丝松懈。第Ⅴ成熟度果实已达到完熟,细胞壁中胶层开始溶解,电子密度降低,细胞间隙增大,初生壁开始将解,微纤丝开始松懈;质壁有些分离,液泡已有部分破损。7.油桃贮藏50d后,果肉细胞出现全面衰老的特征。果肉细胞变的不规则,相邻细胞间聚合丧失,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壁弯曲或皱缩,中胶层基本被溶解,明暗分区不明显,初生壁因中胶层的溶解而发生漂移;微纤丝松懈,细胞壁上絮状物增多。第Ⅳ、Ⅴ成熟度有部分细胞壁结构即将崩溃,导致果实软化。各成熟度都表现出质壁分离严重,有部分细胞双膜结构破坏,液泡及细胞器内含物与原生质互溶,细胞区域化严重破坏;细胞器形状发生变化或解体,细胞内含物减少,细胞空腔化,生理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