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形成,它与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时期形成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根本不同,前者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而后者属于改良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畴;两者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的相对优势: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有效地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两者在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定位、分配制度的根本性质及其侧重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的机理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导致两者本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民主社会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为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执政党的社会主义观也是导致两国经济制度本质差异的重要根源。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时期形成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并把它贯彻到实践中;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不同的政治因素和文化根基也是导致两国经济制度本质差异的根源所在。两国不同的政党制度特征和社会阶级结构对经济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中国与瑞典在民族特质和文化传统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两国形成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特定背景和条件的产物,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不能彼此仿效和照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也不是“普世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适合中国国情、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探索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其他文献
<正>"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幼儿同成人一样,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容易受到挫折。尤其是现
<正> 新加坡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0亿美元,人均水平达到20894美元,按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排名居全球第5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的总体竞争力一直都保持在全球第二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风力这一可再生能源,其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逐渐增大,同时伴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风力发电变流器不仅仅要有着相对较高的功率密度和优良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界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学习动机、成败归因、学习策略和教师角色这四个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入手,对非英语
在城乡环境建设中,一个需要关注的环节就是道路绿化,而在道路的绿化中最基本的就是树种的选择。文章通过对道路绿化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主要标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分
“课程标准是量度教育质量的准绳。”①是评价质量的保障,而评价又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业成就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的三大思潮之一,是伴随着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整体危机出现的。胡适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的代表,对自由主义的坚守让胡适一生沉浮跌宕。自由、民
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理论家、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他的众多著述,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明治时代的思想界及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日本国民,而且对后来
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自然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