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导语是设置于高中历史教科书每一专题最前端的,对专题内容高度概括的“导语”部分。每专题看似简短的导语凝聚了教科书编者对于每个独立的专题的设计思路,它高度概括地点明了新课标对这一专题的要求,但却并未刻板的将其设计成具体的条框,而是以引导的方式、精炼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导语的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学生是否能合理使用专题导语,就成为判定导语设置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由于篇幅有限,全文只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部分第一、二、三册的25篇专题导语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篇幅、编排特点进行归纳,加入三维目标下的专题导语使用案例,总结出专题导语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专题导语的设计及使用可以使历史课程更具直观趣味性;有利于教师备课与授课的整体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及民族认同感。文章根据专题导语的编排特点,将25篇专题导语,分为“专题课节式”、“总分形式”、“背景过程加总结形式”、“过程概述形式”和“总分总形式”五类,并分别进行简短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向制定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缺一不可。但就专题导语而言,因受所占篇幅与教学课时的限制,要同时渗透有一定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根据专题的特性,因“篇”制宜,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实现一个维度、两个维度或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因此,文中选取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个专题及其导语,展示了“结合三维目标分维度使用”的具体教学案例。专题导语在实际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也会影响其运用效果,专题导语内容编撰在设计上也有不足,影响了对学生的吸引。文章根据以上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分别针对教师、学生和专题导语编撰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