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的收入结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作物种植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流转现象日益普遍,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已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到4.6亿亩,超过总承包耕地面积的33.33%,而一些东部沿海地区耕地流转比例更是超过了50%。然而,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了土地,在全国经济放缓、劳动成本提高等多重压力下,企业用工呈现持续收缩的现象,外出农民工也逐渐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据统计,截止2016年6月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占外出农民工2%以上。与此同时,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返乡创业的政策方针,期望通过有效整合农村现有资源,挖掘农村的发展潜力,扩宽创业渠道,发展多样化创业模式等措施,以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在此背景下农民创业问题值得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对土地流转和农民创业问题进行研究,也相继取得一些成果。但目前学术界更多是分别研究对农民土地流转和农民创业问题。其中,对农民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土地流转的绩效研究以及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对农民创业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分析创业环境、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很少有人从土地流转角度对农民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启示"的研究思路,借助Logit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农民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具体来说,文章结构框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提出了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这部分先对国内外关于农民创业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相关理论支持。然后分别从创业与农民创业、农民创业与土地流转、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第三部分是模型构建和统计性描述,这部分首先选取各变量的实证指标,并对各变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Logit离散选择模型。其次,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为后文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首先对土地流转与农民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假设,其次回归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影响,最后构建了农民创业交互模型,进一步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究竟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相关结论,并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农民创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相应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选择有显著正影响,这意味着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之后,更倾向于选择创业,能够获得创业收入。此外,从交互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技培训与土地流转的交互作用能够影响农民创业,且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技培训与土地流转的交互关系为增强型交互关系,它们与土地流转的相互作用,使得农民创业意愿相对较强,也就是说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并且还进行了土地流转的农民更有可能创业并获得创业收入。最后,本文从加速土地流转,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和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三个角度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农民积极创业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