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然而,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改善方面,在中药降糖治疗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影响了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提取物能很好的改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开发成新的降糖新药的广阔前景,但是黄连性苦寒,如果长期服用难免伤脾胃,而且苦寒过偏会损耗阳气,这也限制了黄连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将糖尿病发病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现状,黄连在古代治疗消渴病中的应用,黄连提取物及复方的降糖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等文献做了系统整理,并结合导师仝小林教授运用黄连的经验,分别从黄连降糖作用在糖尿病治疗的运用的病因病机,黄连运用的适用证型,黄连运用的剂量,黄连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的内热病机是黄连运用糖尿病的中医理论基础,内热伤津耗气,当釜底抽薪,清热以养耗损之阴2.黄连素更适用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表现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早前期。但是黄连不能等同于黄连素,可参考此运用。3.黄连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但是运用时不能照搬药理。以中医理论为导,中药药理为参的用法最能使黄连疗效达到最好,一则,相同中药配伍尤其是同时具有降糖疗效的中药想配伍可以达到降糖的协同作用;二则,配伍应用能很好的限制黄连的偏性,使得黄连的降糖作用应用更广泛,经配伍使用后黄连能用在血糖难控因素的治疗上发挥作用,对于改善症状,治疗并发症发面也是可广泛使用的。4.黄连素的降糖疗效存在量效关系,目前研究与剂量成正比,但是黄连素运用的最大剂量仍不明确,且黄连的运用不同于黄连素的运用,由于煎取,胃肠吸收等受多方面的影响,黄连的降糖的量效关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再加之黄连苦寒药性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也未见明显的量的关系的研究,使得黄连运用的剂量存在诸多争议,需做更多的进一步深入的研究。5.黄连的大苦大寒之性使得黄连在糖尿病中广泛运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大剂量运用受到了限制,包括口感,对胃肠道的刺激方面,但是从仝小林教授的运用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黄连在中医基础理论的配伍下是能很好的限制黄连的偏性的。而对于黄连的毒副作用方面,黄连经过了几千年的使用,安全性是很高的,但须指出的是超药典剂量的使用还是需要谨慎,虽然黄连的急毒性能通过配伍缓解,但是对于黄连长期使用的慢性毒性问题却未见报道,应此,今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