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乘车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运速高、安全舒适性好等特点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运行延误就是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运输对象的随机性和流动性决定了列车运行过程中必然受到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造成列车运行延误。在现阶段高运速、短间隔的运输形势下,干扰因素极易导致大范围的列车运行秩序紊乱。因此,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法将干扰因素的影响水平降至最低则成为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鉴于此,本文对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发现目前的调整方法大多从运营者的角度出发,以降低列车晚点时间和晚点数量为目标,忽略了乘客的主观感受,无法体现人性化的服务需求。为此,建立了基于列车总晚点时间最小和晚点时域内乘客等待总时间最少的调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约束分析,既满足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服务考核指标,又将乘客的主观感受考虑其中,弥补了现有调整方法的不足之处;此外,选择微粒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设计了算法的总体框架和求解流程;最后,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对西安地铁2号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1)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初始晚点对后续列车和车站的影响,且列车和车站的晚点时间统计曲线符合帽子曲线原理;(2)与调整前相比,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列车总晚点时间(约降低60.0%-80.0%),同时可以将乘客等待总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约降低15.0%-30.0%);(3)算法在解决小规模晚点(晚点时间≤60s)和中等规模晚点(60s<晚点时间≤480s)时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可以将调整时间控制在4s之内,满足调整的实时性要求;大规模晚点(晚点时间>480s)时可以配合调用备车、调整运行交路和人工救援等措施共同进行。
其他文献
光码分复用(OCDMA)技术因其容量大,异步随机接入和保密性好等优点成为当前国内外在光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围绕OCDMA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工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
在向应用型转变的大背景下,高校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探索育人新途径与新办法.本文阐述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有力提升了应用型人才
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是整个物流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挥效能的物质基础。无论从网络结构角度还是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关系看,物流网络都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有许多优化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文论文摘要: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受既有线运输能力和编组站满轴集结模式的影响很难实现完全按图行车,承诺货物运到期限。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极大释放既有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海上搜救工作对挽救海上事故中人命和巨额财产的损失有极重要的作用,搜救成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反应时间和实施救助工作的速度,其中,制定合理的救助方案,为实施救助
传统道岔控制电路和信号机点灯电路分别用来控制道岔转换和信号机点灯,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高低直接影响行车效率和安全。目前铁路上常用的道岔控制电路与信号机点灯电路均属于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频繁发生的地震、干旱、洪涝、水土流失、泥石流、生物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不仅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目前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综合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第一,信息不够畅通,在重大灾害面前,社会各界对灾区救援进展、物资需求状况了解不充分;第二,人员和物资准备不充分、不及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