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过去的三十年,移动通信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从仅支持传统模拟语音业务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发展成为支持高速移动环境中宽带数据业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也由宏基站覆盖的同构网络发展成为由宏站、微站、飞蜂窝等共同覆盖的异构网络。与此同时,蜂窝移动业务也从单纯的移动电话为主演变成智能手机为主。这些巨大变化同时也给蜂窝移动通信带来了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挑战。例如,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三十年,移动通信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从仅支持传统模拟语音业务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发展成为支持高速移动环境中宽带数据业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也由宏基站覆盖的同构网络发展成为由宏站、微站、飞蜂窝等共同覆盖的异构网络。与此同时,蜂窝移动业务也从单纯的移动电话为主演变成智能手机为主。这些巨大变化同时也给蜂窝移动通信带来了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挑战。例如,经典的泊松模型可以很好地建模电话语音业务,但对于智能手机上各种应用程序所产生的背景业务来说并不准确;信令负荷在早期的蜂窝网络中对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但在今天的网络中,实时在线应用程序的背景业务产生的海量信令也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造成了巨大的信令压力;另一方面,三维场景、异构网络、垂直波束等也是早期蜂窝网络中所没有的要素,如何针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也是新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蜂窝网络的进一步演进发展无疑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智能手机所产生的背景业务缺乏适用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业务到达率模型。经典的泊松模型可以很好地建模电话语音业务以及许多分组数据业务的到达率,但应用于建模智能手机背景业务时,有显著的误差。鉴于目前尚无合适的模型,本文通过对泊松分布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泊松分布来建模背景业务的到达率。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修正的泊松分布可以比较准确地近似背景业务的到达率。论文中推导了所提修正泊松分布的主要数学特性。所提模型有三个参数,论文中给出了根据用户数以及实测统计数据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另外,传统泊松分布是所提分布的退化情形,高斯分布是所提分布的渐进分布。因此所提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智能手机的背景业务,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业务。2.针对目前蜂窝网络面临巨大的信令压力问题,对LTE网络中智能手机RRC状态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本文以一个典型的LTE宏站所覆盖的小区为例研究了背景业务对LTE网络信令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用户无线资源控制状态转移次数、某个智能手机处于无线资源连接状态的概率以及处于无线资源连接状态的智能手机数量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都表明这些参数都直接受闲置计时器取值的影响。当闲置计时器的值增加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状态转移的次数会减少,网络中的信令也会因此减少,但是会增加智能手机处于无线资源连接状态的概率,从而增加手机的功率消耗。闲置计时器的设置需要在网络信令和用户电池功耗之间做出权衡。仿真结果还表明,与泊松分布相比,修正的泊松分布可以更准确的近似智能手机处于无线资源连接状态的数量的分布。3.针对宏站不能对室内高层用户提供良好的信号覆盖的问题,研究了三维场景下微站天线类型及倾角对LTE网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微站天线倾角快速优化算法。本文以一个实际的LTE网络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微站天线垂直方向半功率波束宽度和倾角对用户的平均信干噪比、边缘信干噪比、平均容量以及连接到微站的室内用户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垂直方向半功率波束宽度和倾角可以大幅提高网络性能。本文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楼层用户的平均信干噪比以及连接到微站的用户比例,仿真结果表明,宏站可以对低层用户提供较好的覆盖,中层用户次之,对高层用户的覆盖却非常差。配置上倾.角天线的微站可以对这些高层用户提供较好的覆盖,从而改善网络整体性能。此外,论文将基站的下行信干噪比(某小区基站所服务的用户接收的信号与基站所干扰的用户所接收的信号以及干扰的比值)作为目标函数,从而将一个非凸的NP-hard多变量联合优化问题,转化成了多个独立的单变量问题,大幅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本文还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为目标函数中小区基站所服务的用户接收的信号加上一个指数因子,通过仿真比较了指数因子取值不同的情况下,小区用户平均容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数因子对于用户平均容量有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迭代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用户平均容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迭代算法可以快速收敛且通过迭代可以明显提高用户平均容量。本文所提出的这种微站天线倾角快速优化算法可以快速动态的调整微站天线倾角从而优化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三维波束赋形方法,微站天线倾角快速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用户平均容量。
其他文献
从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可以看出,带宽和小区间干扰是影响蜂窝网络容量的决定性因素。由于频率资源有限,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来消除或抑制干扰。协作传输技术作为4G/5G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消除或抑制干扰,尤其能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因此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讲,研究协作传输技术并与MIMO、异构网络技术结合,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首先对LTE-A中的MIMO、异构网络和协作传
随着高速率、低时延的新型业务以及物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当前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此旨在提升网络容量和端到端性能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进入研究阶段。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小区网络以其可以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降低网络成本的优势,成为最具应用潜力技术之一,然而小小区网络的回传问题是限制小小区基站大规模部署的瓶颈。全双工自回传技术通过利用全双工技术在蜂窝频段上实现小小区基站
随着光纤主干网需要承载的数据流量急剧上升,超大容量的太比特光传输系统成为下一代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各种能够提升信道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型复用技术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其中,信道间能够达到无间隔排列的Nyquist-WDM技术,一个比特携带多个信息的高阶调制格式,因具有较高的频谱资源利用率而成为实现太比特传输最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复用技术。同时,利用一个激光器产生多个子载波的多载波光源可同时为多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保证主用户可靠通信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提升了已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因而受到通信界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复杂通信系统中的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时变衰落信道及不确定噪声下的频谱感知技术与感知调度机制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随着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单信道速率从100Gb/s向1-Tb/s演进,电器件的带宽瓶颈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实现更高的单信道数据通信速率,光域并行的超信道系统是一种可行的系统方案。在超信道系统中,多个子信道在频谱上(近乎)无缝的排列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光纤中进行传输。其中的一种超信道系统方案是,发射端使用高信噪比的频率锁定多载波光源,加载经过Nyquist脉冲成型的高阶QAM信号,接收端使用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协作中继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抗信号衰落,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提高链路传输质量,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半双工模式下,传统的OWRS (One-Way Relaying System,单向中继通信系统)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的损失。在相同的信道资源(如时隙、频率、码字等)的条件下,TWR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室内覆盖需求的不断提高,HetNet系统的部署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HetNet系统的引入给传统蜂窝网络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论文以HetNet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为目标,针对在大规模HetNet场景下集中式资源管理算法、半集中式资源管理算法以及分布式资源管理算法面临的困境分别提炼出三个主要矛盾“性能的最优性和算法的复杂度”、“个体的
近年来,现代无线通信系统高速发展,网络编码、能量效率、物理层安全等新兴课题逐渐被人们重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差错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无线系统中。如何在HARQ系统中引入以上课题进行分析和设计是目前研究人员非常关心的。由于已有的成果大都没有考虑实际编码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该角度分析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网络编码
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 SON)是移动通信网络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系统中引入的概念。SON主要目的是通过无线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功能来提高网络的自管理能力,取代高成本的网络运营人员的人工介入,从而达到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网络运营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小区中断补偿是自治愈中的一个功能,属于SON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分布式系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未来无线网络的必备支撑技术之一。在分布式系统中,大量节点和节点间的交互造成系统数据流量异常庞大,因此必须具有高效的数据压缩技术。传统压缩处理方式中,先采样后压缩的形式浪费了大量的处理资源,造成整个系统硬件实现成本和功耗过高;而压缩感知技术突破了传统数据信号处理模式,直接获取信号的压缩表示,从而略去了对大量无用信息的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