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内异消”缓释胶囊,使其药物组分阿魏酸、盐酸川芎嗪、延胡索乙素三药均能达到缓释效果,并从质量标准、稳定性和体内缓释性方面进行评价。方法:1.“内异消”缓释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考察亲水凝胶缓释辅料H、不溶性缓释辅料E及不同溶蚀性辅料(O、 M、S、G)对阿魏酸、盐酸川芎嗪、延胡索乙素三种药物的缓释效果,筛选最佳的辅料和制备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Box-Behenken设计,以复方中三个药物2h、6h、12h的累积释放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对药物辅料比(X1)、两辅料的比例(X2)、颗粒过筛目数(X3)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内异消”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2.“内异消”缓释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按照药典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制剂特点,从性状、装量差异、粒径、有关物质、鉴别、含量测定、释放度等方面建立“内异消”缓释胶囊的质量标准,拟定质量标准(草案)。3.“内异消”缓释胶囊的稳定性研究对“内异消”缓释胶囊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其稳定性。4.“内异消”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大鼠血浆样品中“内异消”缓释胶囊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原料药和缓释胶囊内容物(180mg·kg-1),定时取血,检测各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浓度。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缓释胶囊在大鼠体内的缓释性能。结果:1.“内异消”缓释胶囊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内异消”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为:药物与辅料的比例为x,两辅料H和G的比例为y,将药物与辅料H混匀后加入到熔融的辅料G中,搅拌,混匀,冷却30min,过z目筛,装胶囊。2.“内异消”缓释胶囊质量标准研究(1)含量测定方法:甲醇-0.5%醋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三药的含量均在标示量的90~110%之间。(2)装量差异<±7.5%;(3)能通过80目和未通过60目粒径的质量小于总质量的10%;(4)药物阿魏酸在2h、6h、12h的的释放量应满足10~20%、60~70%、90~100%;盐酸川芎嗪在2h、6h、12h的的释放量应满足35~45%、60~70%、85~95%;延胡索乙素在2h、6h、12h的的释放量应满足20~30%,55~65%,80~90%。(5)有关物质采用主成分阿魏酸稀释25倍对照法,小于对照溶液中阿魏酸面积的5%;3.“内异消”缓释胶囊稳定性研究影响因素实验中湿度对胶囊的影响最大;加速实验3个月的结果显示“内异消”缓释胶囊的含量、有关物质及释放度相对稳定。4.“内异消”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1)以香豆素为内标,流动相甲醇-0.5%醋酸(38:62),检测波长280nm,建立的体内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稳定,系统适应性好。(2)大鼠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胶囊内容物中阿魏酸、盐酸川芎嗪、延胡索乙素三种药物的半衰期是原料药的2.31、2.53、2.62倍,达峰时间分别从0.52h延长至3.25h,从0.46h延长至2.5h,从0.69h延长至5h,表明胶囊缓释效果明显;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是原料药的2.1、1.25和1.85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结论:以H和G为缓释辅料,熔融制粒法制备“内异消”缓释胶囊,工艺操作简单,质量易控,重复性好。制得的缓释胶囊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