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低碳建筑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尽早为进入“碳交易市场”做好准备,应尽快构建针对低碳建筑技术的评价体系。低碳建筑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很多学者表示,为了尽早进入碳交易市场,应研究低碳建筑的定量评价’,而笔者认为,一味的追求减碳量会导致低碳技术市场畸形发展,打乱有序的竞争,而定性评价可以反映建筑所应用低碳技术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低碳建筑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论文研究低碳建筑技术的定性评价。本文研究了低碳建筑的概念以及其内涵,分析比较了英国BREEAM、美国LEED、加拿大GBTool、德国DGNB以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核心、指标设置、权重构成以及体系特点,总结其经验与不足,在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如何构建低碳建筑技术评价体系指标构架。将低碳技术分为五大系统,分别为绿化系统低碳技术、建筑能源供给低碳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建筑设备低碳技术、建筑运营管理低碳技术;在五大系统的基础之上建立指标预选集,结合文献研究与实践调研,通过分级、整理,构建了低碳建筑技术评价体系指标构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以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办公大楼的低碳技术评价为例进行实例论证,检验本研究成果的操作性、实用性。希望本研究能够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低碳建筑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