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羡余现象和经济原则的关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羡余现象,是指语言的结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语言形式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语言现象。羡余现象在汉语中的大量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留学生难免会遇到并产生困惑,甚至会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较多的羡余偏误。语言的经济原则是指在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的原则,它是人们追求语言使用最大效率的产物。从以往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留下的资料来看,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交际和表达的时候往往很啰嗦,出现赘余重复等语病的情况很多,违背了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而羡余现象和经济原则恰好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两个相反相对的方向,但羡余现象又不同于赘余等语病,是符合汉语使用规范的,是“合理合法”的语言现象,同时也不违背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弄清汉语中产生羡余现象的原因,找出使汉语向着“简约”方向发展的经济性原则的缘由,并阐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在汉语言本体理论研究方面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语言学、语法学和文献学方法,以及观察法、定性分析法、描写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前人理论研究的成果,对羡余现象和经济原则在汉语中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关联与应用分别进行了阐述。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羡余现象的概念及其在语言系统各个层面的普遍存在性,进一步探讨了羡余现象在各层面存在的原因及其功用性。第二章是对汉语经济性原则的论述,经济性原则同样在语音、词汇、语法三大传统语言板块中发挥作用,且贯穿整个语言系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第三章则从表面和实质两个层面探究羡余现象和经济性原则的对立统一性,二者看似相反相对,但在语言服务方面却高度统一。第四章则是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对留学生有关羡余现象和经济性原则运用不当而产生的偏误现象做了简要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市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近3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巨大利润的刺激下,诸多证券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与生俱来的顽疾,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证券违法行为之一。证券市场既应当重视经济效益与资源的转换效率,也应当重视保障投资者的公平交易权。然而内幕交易的发生微观上损害了其他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宏观上破坏了公平的证券市场秩序。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
小名、小字又称幼名,即正式命名取字之前长辈为幼儿所取的昵称。与用于社会交际之“正名”、“正字”相比,“小名”、“小字”往往仅行于亲友之间,具有通俗属性和私密色彩,因此很少见于记载,亦长期被研究者所忽视。在取小名、小字之风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汉魏六朝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字的最早记载和最早集中以小字为称的著作都见于此时。而整体来看,汉魏六朝人小名、小字保存数量较多,特点突出,也是以往少量相关讨
二十世纪以来,计算机和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相互渗透,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品供应商而言,通过电子商务拓宽商品的销售渠道,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成为商品供应商关注的焦点;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高交易量,是各个电商平台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开发支持业务的内部工具,支持大规模电子商务平台平稳运作,提高异常流程的处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现代经销商的对其业务提出了精细化需求。经过对长三角地区多家经销商进行充分调研后,发现主要矛盾集中在日益复杂的企业内部管理和门店需求之间,模糊化管理在企业内部成为普遍现象,传统的进销存系统对于整个业务流程的把控力度存在明显不足,对于某些关键步骤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影响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项目来源于南京某大数据公司,企业分销管理系统能够为经销商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已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珍贵的基础资源,个人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推动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发展的升级和社会福利的提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而由于个人信息涉及到个人尊严和自由等个人利益的实现,如何通过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个人信息的保护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成为热议的话题。随着大数据产业的深入发展,从小数据时代以来以知情同意原则保护机制和私法赋权保护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需求不断地发生变化,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困难,品牌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客户价值创新对品牌建设进行了研究,以HY公司案例结合理论,深度研讨客户价值创新战略如何渐渐取代传统的竞争战略,成为现代品牌建设的战略选择。本文研究所讨论的品牌一般指的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可以让消费者将企业的产品和竞争者的产品有所区分。一个成功的企业品
我国古代日常起居方式经历了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发展过程,家具形态也随之呈现出“由低向高”的演变趋势。两宋时期是高坐起居方式最终定立的时期,也是古代高型家具的定型阶段。作为高型家具的典型代表,椅具的基本样式在两宋时期已经齐备,为后世的繁荣局面打下了重要基础。在绪论中,笔者以选题缘起作为本文开篇,亦即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回顾可知,两宋椅具多作为两宋家具或中国古代家具史等综
清代别集数量可观,但关于别集作为书本身如何被刊刻、为何被刊刻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试图探讨清人别集编辑刊刻背后的文化意义。清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文集?他们怀着充满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极力修饰、渴望出版文集,希望得到世人的关注,另一封面却又在文集中大量加入广告成分。做出充满矛盾的行为,在删除作品与存留作品之间动摇。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其实这种矛盾的背后就是清人对自己作品珍视的体现。为先祖刊刻作品,永传家风,
当前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成就了一批成功的互联网旅游企业。伴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未来的旅游市场仍会持续地快速增长。但行业长期面临的透明化程度低、用户评价体系缺乏、优胜劣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致使整个行业比较混乱,不能提供最优的服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限制了这个行业健康良性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已经对传统的旅游服务业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为了解决目
J·R ·R·托尔金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之一。当下对其代表作《指环王》在体裁方面的研究时常局限于体裁特征的横向对比,对体裁本身的动态属性关注较少。本论文在承认体裁动态特质的前提下,试将《指环王》归为传奇文学,研究《指环王》作为文本对传奇文学这一经典文学体裁的借鉴和改良,强调文本与体裁之间关系的交互作用性。现代体裁方面的理论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本归类的方式。体裁不再作为独立的运作个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