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绿地减少,建筑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密集,引起了城市热岛效应(UHI),加剧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并严重地影响了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排放了过多的废气。建筑绿化(即立体绿化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的出现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缓解了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立体绿化设计的地位就更加突显。通过立体绿化融入城市环境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氛围与生存环境。本文着重于立体绿化与商业建筑空间的融合,以立体绿化的多样化的形式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吸引更多的人群聚集,建造一个绿色、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章:本章节系统阐述立体绿化的研究背景、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目前研究发展的现状和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在了解立体绿化的发展背景后,对立体绿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立体绿化在城市应用中的常见形式,为具体实践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对国外两个优秀案例(Menara Mesiniga和Editt塔)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何通过建筑形式与绿植设计的结合来改善其高能耗,空气质量低以及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的不足,例如建筑自然通风处和种植区域的组合,利用建筑的朝向种植植物等。归纳优秀案例的设计方法与要素为实际具体地块的规划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章:具体归纳与总结城市立体绿化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素。在遵循立体绿化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其设计要素,将立体绿化融入建筑空间。在立体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单一的形式表达)、景观的长久性与后期维护的便利性、立体绿化与人的活动方式的融合等。这些理论的阐述为具体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并指引了设计方向。第五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本章以遵义外环路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主要采用三种设计策略(分别为个体变整体、二维变三维以及资源闲置变再利用)将立体绿化带入建筑景观空间,为消费者、商家以及居住人群等打造一个绿色、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空间。它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同时,解决实际地块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活动,将立体绿化作为媒介介入环境、建筑与人三者之间,促进其和谐统一,绿色融合。这种建筑与绿化相结合的方法为中国建筑绿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参考价值,并且立体绿化作为一种新的绿化系统,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立体绿化将会成为建筑与环境、人三者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城市空间与建筑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