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建构全曲的音高结构逻辑为研究起点,从主题横向音调构成与发展和纵向和音结合入手,运用音集理论对“朱九”进行了探微式分析,并对它们的基本表现方式和总体表现特点作出评析,以期达到在微观上和宏观上把握核心音集在音乐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章介绍了朱践耳先生的生平、交响乐创作以及“朱九”的结构。第二章提出了音集理论,随后对“朱九”中使用的核心音集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了归纳,推导出了核心音集在十二音体系中的两个同构移位音集、六种横向进行音调模式和四种纵向叠置和音形态,并进一步指出了核心音集本体与涵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主要从谱面上的音高结构形态方面阐述了核心音集的显性控制。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隐蔽在主题旋律及其发展以及全曲“调性”布局之中的一些与核心音集关系密切的音高结构,从而更进一步大胆推测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潜意识之中的音高和结构逻辑。 第五章从本体与延体、主题与核心音调、大提琴“独白”与“调性”等几个方面对全曲的结构力进行了探索。 在结语中,主要诠释了自己对“朱九”思想内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