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2%,中期达78.9%,后-末期达27.4%。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的变化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有1种蛋白质组份消失,为斑点28kD/p15.2;呈现出5个蛋白质斑点,这5个蛋白质斑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7kD/p16.6、38kD/p16.8、34kD/p17.2、38kD/p17.5和15kD/p16.9。到了中期,发现蛋白质斑点21kD/p16.3被诱导出现,而蛋白质斑点51kD/p17.3和23kD/p16.1消失。分生组织细胞进入后-末期分裂期时,又发现有37kD/p16.6、5lkD/p17.3、23kD/p16.1、43kD/p16.6等4个蛋白质斑点出现,蛋白质斑点21kD/p16.3消失。在整个细胞周期运行中,蛋白质斑点37kD/p16.6、51kD/p17.3、23kD/p16.1和21kD/p16.3周期性出现和消失。本工作对APM诱导中期染色体结构变异(多级分裂、桥-断片、微核)及根尖分生组织蛋白质组分变化也作了比较分析,发现存在APM浓度和处理时间延长后染色体结构变异频率增加,APM处理可明显引起蛋白质变化等现象。该分析结果为农业上安全使用磷酰胺除草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