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野二燕1号高频率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诱导及分裂周期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2%,中期达78.9%,后-末期达27.4%。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的变化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有1种蛋白质组份消失,为斑点28kD/p15.2;呈现出5个蛋白质斑点,这5个蛋白质斑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7kD/p16.6、38kD/p16.8、34kD/p17.2、38kD/p17.5和15kD/p16.9。到了中期,发现蛋白质斑点21kD/p16.3被诱导出现,而蛋白质斑点51kD/p17.3和23kD/p16.1消失。分生组织细胞进入后-末期分裂期时,又发现有37kD/p16.6、5lkD/p17.3、23kD/p16.1、43kD/p16.6等4个蛋白质斑点出现,蛋白质斑点21kD/p16.3消失。在整个细胞周期运行中,蛋白质斑点37kD/p16.6、51kD/p17.3、23kD/p16.1和21kD/p16.3周期性出现和消失。本工作对APM诱导中期染色体结构变异(多级分裂、桥-断片、微核)及根尖分生组织蛋白质组分变化也作了比较分析,发现存在APM浓度和处理时间延长后染色体结构变异频率增加,APM处理可明显引起蛋白质变化等现象。该分析结果为农业上安全使用磷酰胺除草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发现和分离新的植物或作物耐逆基因,以便加以利用来改良作物的耐逆性,达到稳产与高产的目的,我们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系统和包含51,279个转录子的水稻基因组表达芯片分析了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母本培矮64S全基因组表达模式,发现众多在逆境条件下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或下调的基因。本论文工作对其中一个受多种逆境诱导表达的基因OsMsr-2(Oryza sativa MultipleStresse
CRISPR/Cpf1系统作为CRISPR/Cas9系统之后研究最多的CRISPR系统之一,已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与Cas9相比,Cpf1具有蛋白分子量小,组成简单,切割产生黏性末端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