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Te纳米线的可控掺杂及其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光电探测应用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年中,具有高的纵横比的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如纳米线(NWs),纳米带(NRs),碳纳米管(NTs)和多支链结构,由于其新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研究兴趣。在半导体纳米结构这个巨大的家族中,II-VI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碲化锌(ZnTe)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已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研究。然而本征的ZnTe纳米线电阻率过高导致其光电性能不够理想,限制了其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本文中采用了两种方法来提高ZnTe纳米线的光电特性,先是选取Ga/Ga2O3作为掺杂源利用热蒸发的方法实现了对ZnTe纳米线的可控掺杂,大大增加了它的光电流和暗电流;接着通过溶液法对ZnTe进行了金纳米颗粒的修饰,利用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加了ZnTe纳米线对光的吸收。经过掺杂和修饰后的ZnTe纳米线对光的响应变的更加灵敏,更加适合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到目前为止,基于本征ZnTe纳米线的光电器件的性能仍不够理想,因此本文利用ZnTe:Ga纳米线/石墨烯形成的肖特基结和修饰金颗粒后的ZnTe纳米线构建了两种不同的光电探测器。经过分析,两种光电探测器都表现出非常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另外,ZnTe:Ga纳米线/石墨烯肖特基结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和探测率分别达到4.17×103A/W和3.19×1013 cmHz1/2W-1,而修饰金颗粒的ZnTe光电探测器则为5.11×103 AW-1和3.28×1013 cmHZ1/2W-1。同本征ZnTe纳米线相比,两种新型光电探测器的响应率和探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我们希望通过Ga掺杂和金颗粒修饰使ZnTe纳米线在未来可以构建更高性能的光电器件。
其他文献
微陀螺是近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惯性器件,具有质量轻、功耗低、启动快、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目前惯性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分析微陀螺闭环驱动模态动力学特性
学位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位于陆地与海洋交汇处,受海水周期潮汐的影响,其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虽然滨海植物生长在一个长期水淹环境中,水分对它们的生长却是一个
相对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通信系统容量,因此吸引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其中MIMO系统的
作为空间机动平台的主要探测模式,采用激光成像雷达体制的空间目标形态测量技术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由于空间应用的特殊性,空间目标形态测量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本文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