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灾害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和损失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资源又是农业的命脉,我国这种干旱灾害的频发,直接导致农业减产,食物短缺,更甚者将使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的干旱灾害的危机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从被动抗旱向积极主动抗旱转变,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通过这种干旱风险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从而确保粮食安全,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干旱灾害的研究中,缺少针对农业专门化,特别是基于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生物学阶段进行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本文就以受农业干旱灾害影响严重的辽西北地区六个市为研究区,选取玉米这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综合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灾害科学、作物生态学和自然灾害风险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影响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HP、加权综合评价法、自然灾害指数法建立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通过选取典型干旱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在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损失的基础上来确定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借助GIS技术手段,通过空间分析、网格生成、数据展布等技术,对研究区内的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行网格划分绘制区划图。这种基于网格尺度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在空间尺度上比以行政区尺度为单位所得出的区划结果更精确更合理,科学性更强。
其他文献
在迄今关注于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的研究中,大部分都以流动人口的就业与收入歧视为切入点,很少关注如何保障流动人口的稳定就业与合理收入。而现有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又多以
学位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控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资源。虽然气候是植被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类活动也影响到区域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强度都在不断加大,由此引起的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扩大和加剧。这些区域生态环
本研究选择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 CWD)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林内CWD贮量、碳库及其组成,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LI-81
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结合清洁家园、美化家园等活动,使乡村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涌现出许多优美的乡村公园。乡村公园独特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成了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频繁发生,比如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这些环境问题一直影响着人们。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