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控尿机制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明确女性控尿机制的神经来源、组成、分布以及尿道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分布等,并与临床研究结合,探讨女性原位尿流改道的相关临床问题,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和研究。 方法:1,对符合研究需要的成人女性尸体20具进行控尿神经及肌肉的大体解剖:从会阴开始解剖,解剖出阴部管,游离出阴部神经,向头侧解剖其起源,向尾侧循坐骨直肠窝追踪其终末分支,注意进入尿道的部位、角度。然后行正中矢状面断开盆腔以便于解剖盆腔,从脊柱近端开始游离骶神经根(S1-S4),找出下腹下丛(盆丛),追踪其分支,主要是尿道支。显露控尿神经后,模拟经阴道和经耻骨后手术以明确那些可能会损伤这些神经的操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2,解剖出完整的尿道及周围的肌肉、阴道等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并对上述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肌肉染色、结缔组织染色、银染等。3,对正常控尿女性的下尿路、盆底的MRI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截位扫描,同时进行CT的横截位连续扫描并进行对比。4,在CT的横截位连续扫描影像资料的基础上,手工勾画尿道的轮廓,在个人电脑上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进行女性尿道三维成像的初步探索。5,结合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对女性原位尿流改道的控尿情况、并发症、复发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使基础研究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结果:1,女性尸体解剖显示盆丛位于梨状肌下缘内侧、直肠两侧,形状不规则,由S2-S4神经分支、腰骶干的分支组成;其分支有直肠丛、阴道丛、膀胱尿道丛,阴道丛分支到膀胱颈、尿道,在阴道、膀胱颈两侧走行,约在尿道的5、7点进入尿道;膀胱尿道丛量较少,紧帖盆侧壁几乎与尿道上缘平行走向尿道,距膀胱尿道连接部外约0.5-0.7cm,约在10-11、1-2点处进入尿道。阴部神经的主干在坐骨棘水平发出肛门支,主干向前内走行,依次发出阴蒂背神经、阴部神经,尿道支主要由后者发出,少数还同时由阴蒂背神经发出,走行在球海绵体肌外缘,向前、上行,恰在耻骨联合下缘正对处的11、2点位置进入尿道。此解剖结果对麻醉科、妇产科等也12有实用意义。2,紧靠盆壁的操作、尿道近端切除>0.5cm、吻合尿道-新膀胱进针过深等都是易于损伤控尿的神经、肌肉的操作,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防范。3,病理结果表明,横纹肌主要位于尿道远端2/3,与盆底肌肉
其他文献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电学和机械性能,倍受科研机构的关注,迅速成为材料、化学、物理和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目标。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必须对传统的僵化的道德教育方式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主体性道德人
作为一个朝代的诗歌创作的领军人物,李白和杜甫的文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唐朝文艺思想的发展和变迁。他们对诗歌艺术的特殊规律各自进行了他人无法替代的独特探讨。李白对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来”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微观层面被动式的国际化和外向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国家外向型经济模式正在由“引
目的:研究上矢状窦的大体及显微解剖,研究上矢状窦的静脉回流、与其他静脉窦的连通,上矢状窦腔内纤维索结构、蛛网膜颗粒及窦汇区的内窥镜解剖,窦汇区分流优势方向的临床意义。
本试验所研究的功能性复合饮料“江南春”主要就是以蜂王浆冻干粉、蜂花粉浸膏、蜂蜜为原料配制而成的高级营养保健饮料。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配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及其功能作用
有关公司权力与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在公司法律制度的建构中由来已久,但是其观念和认识并未真正从理论的高度为公司权力的来源以及公司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
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曹魏的军屯是由司马懿建议创立的。上邦一带和淮河流域
目前国内外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较大型工程项目,必须对其建设与运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判定其危险级别,然后再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对策与处理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输出基地,拥有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条件,素有“大豆故乡”和“黄金玉米带”的美誉。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85%以上,常年粮食产量为160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