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市场主体总数的99%,无论是企业利润、贡献的税收、实现的出口交货值还是解决就业岗位数量等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均超过了总数的50%,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重要地位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与此同时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在最近几年迅速上升,中长期贷款成为信贷市场上的主要产品。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为“少、短、快”,中长期贷款的产品性质与其融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中长期贷款集中投向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等行业中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难以覆盖处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的中小企业。那么在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和信贷控制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更加突出。因此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长期贷款占比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其具有高度的亲周期性、投向行业过于集中和市场主体单一的特征;接着从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融资期限结构、信贷市场供需关系和中小企业融资空间四个方面对中长期贷款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最后通过市场利率、银行收益和监管约束三个维度分析了中长期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的作用途径。通过上述分析,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中长期贷款占比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的逻辑关系。在实证方面,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检验中长期贷款占比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包括: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视角,以中长期贷款为例的金融机构信贷期限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显著影响;厘清了中长期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的逻辑关系;我国当前中长期贷款过度集中的现象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越来越大的挤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