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宫颈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尽管目前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乐观。因此,许多学者尝试通过卵巢癌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寻找新的治疗思路。白藜芦醇(reservatrol,REV)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化学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大小为228.25 Da。到目前为止,在70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白藜芦醇的存在,多常见于中药植物,如虎杖、落花生根、土茯苓等。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征,如代谢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1997年美国科学家Jang在science上发表了《葡萄的天然产物白黎芦醇的抗癌活性》的论文,证实了白藜芦醇在肿瘤发生的发生、促进和发展三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此,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肿瘤的天然化合物,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发现发现其在控制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各种癌症的生长和转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它潜的抗肿瘤机制特别是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microRNA又名mi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由22-25个核苷酸组成。2002年,首次发现了癌症和miRNA的调控关系。从那时起,已经获得了许多有关miRNA在癌症发展和耐药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信息。miR-34a在许多癌症的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miR-34a参与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等代谢调节。但miR-34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较少,其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白藜芦醇在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入侵的治疗潜力,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择卵巢癌细胞系0V90和SKOV3作为样本,通过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h,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使用微阵列miRNA表达分析,qRT-PCR检测miR-34a在卵巢癌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PCR克隆Bcl-2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SKOV3等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Bcl-2作为miRNA-34a的作用靶点。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调控Bcl-2的表达。将miR-34a的模拟物、抑制剂及作为对照的空白模拟物、抑制剂对照同样转染到细胞中,进行细胞划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抗凋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的同时干扰miR-34a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使用终浓度为100μM的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白藜芦醇药物处理对肿瘤细胞迁徙的影响。结果:我们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OV90和SKOV3的侵袭和增殖能力,并且能够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我们在这里揭示了白藜芦醇调节一系列miRNA的表达,特别是miR-34a作为白藜芦醇的靶miRNA并且表达明显增加。此外,通过对miR-34a的过表达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明显增强,而当抑制miR-34a的表达时,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此外,我们证实了抗凋亡基因Bcl-2是miR-34a的功能靶点。我们观察到白藜芦醇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了卵巢癌细胞中Bcl-2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Bcl-2的过表达显著消除了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总之,这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通过miR-34a/Bcl-2轴对卵巢癌细胞发挥着抗癌作用。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体外培养的SKOV-3/OV90细胞的增殖,并通过miR-34a/Bcl-2轴对卵巢癌细胞发挥着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