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总目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在2015年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较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较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1);同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了“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2),这是目前国内对劳动关系最为清晰的表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内生的客观存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现实中,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展、社会是否安定密切相关,也与这个国家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认清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无论我们所面对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发生了何种变化,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始终尊重劳动者、始终崇尚劳动、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包括广大劳动群众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在国家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早已成为了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共识。“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广泛接受的发展理念。因此,劳动关系的和谐,必须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能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合作,通过共建共享群策群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劳动关系。在这个体系中,依靠职工、尊重职工是关键所在,通过一定合力的产生,从而更好地发展企业,这些方面都是在我国劳动关系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教训、吸收经验得到的深刻启示。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构建的基本经验与资本主义国家所强调的劳动过程中以资本为上,劳资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博弈斗争截然不同,我国所要建立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劳动关系主体各方之间彼此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劳动关系新模式。只有按照和谐劳动关系来构建我国的劳动关系,我们的企业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的广大职工才有可能继续依法实现自身合法权益(1)。我国的劳动关系,之所以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稳定和谐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这种中国特色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所有者对发展的理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这种中国特色就在于,始终坚持把最广大的劳动者当成获得企业发展进步的共同维护者和积极的共同建设者,始终坚持把广大的劳动者当成支持企业生存优势、保持企业特色优势、维护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与内生动力,始终做到真诚善待职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做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尊重职工发展权利。中国之所以能够始终做到这些,是因为:中国有着经过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一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有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有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有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等。这些方面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体框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不是天上掉馅饼,必须靠广大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去创造”(1),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当然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劳动关系既充满市场竞争的活力,又富有和谐理性的稳定做保障。”(2)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关系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在已有劳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对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以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现状为依据,对劳动关系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趋势进行预判,并且以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发展实践为借鉴。根据这些研究内容,尝试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框架结构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章: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主要是从相关概念等方面的内容着手,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解读分析,提出了关于劳动关系,关于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等概念的内容阐释、内涵分析、和特征概况。第二章: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劳资合作的思想和理论加以梳理,对西方一些劳资关系研究方面的理论流派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归纳提炼,并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第三章: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考察。主要是以劳动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研究视角,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纵轴,以理论和实践为横轴,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劳动关系政策、法律、调整背景和调整效果等方面,粗略勾勒出了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历史进程的概况。第四章: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未来劳动关系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本章属于发现问题,揭示矛盾,阐述原因,探求未来部分。第五章:典型发达国家发展劳动关系的启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法制体制,历史文化、道德传统,政党政治与劳工运动等方面的主张和作用的不同,奉行的劳动关系理论与运行调整方式也具有不同特征,本章选择发达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关系情况加以简要介绍。第六章: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结合上面几章对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矛盾问题、他山之石等内容的梳理,探索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方面,具有一定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既包括基础理论方面的思考,也尝试提出了一些微观操作层面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