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使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体制内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现实关怀和参与精神、激进的批判取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等对西方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逐步成为波及整个西方学术界的主潮,最后演化成为20世纪的一场国际化的思想运动。 本文旨在通过截取从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到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现状这一段历史,对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或代表文章进行症候性阅读的同时尝试探讨并梳理出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 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西方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传统。首先以阿诺德和利维斯主义为例叙述西方文化主义兴起的历史根源,然后是对西方文化研究与文化主义的关系的考察,最后介绍西方文化研究产生的背景和由此形成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结构主义的介入使西方文化研究出现范式的危机,这种范式危机导致了西方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第三部分主要以威廉斯和霍尔等人为例,阐述新葛兰西派对文化研究的理论推进,并且简略探讨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关于阶级、性别、种族及身份等分析的影响。第四部分考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朝着多元化和开放化方向的演变以及在研究对象上由阶级、性别、种族等向传媒、大众文化研究方向的拓展。这种趋向构成了西方文化研究的新特征:当代的文化研究更加关注大众文化以及与其相连的日常生活,希望将更加绚烂多姿的现象世界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