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评价。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教育评价应该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等。但是,从新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给新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支持,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过于注重纸笔测验与自上而下的评价等等,已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目标的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与引导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教学评价按评价的作用可分为:定位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信息发现学生的潜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它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强调教师的成长。本文总体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加以研究。一方面给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另一方面分别从对学生的学习和对教师的教学两方面论述了形成性评价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第二部分,首先给出了形成性评价实施的原则;其次列出了形成性评价常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构建一个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照的形成性评价的框架,希望能对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有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