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借鉴已有关于TSN抗肝损伤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分别从化学性、免疫性的急慢性肝损伤两个角度建立CCl4和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以及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四种损伤机制不同的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图像定量分析、苏木素-伊红(HE)和马森(Masson)染色等检测方法。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率,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IL-10和TGF-β1,氧化应激指标MDA和SOD,肝功能血清学指标ALT、AST、ALP、TP、Alb、T.Bili和D.Bili,以及α-SMA、Hyp和NO多种指标进行研究。结果:TSN可显著减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TSN可显著减低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并降低MDA;TSN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i和D.Bili及肝组织中NO、Hyp和MDA,提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中SOD,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减少TGF-β1和α-SMA的表达;TSN可显著减低Con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提高外周血中CD3+、CD4+、CD8+比率,并降低TNF-α、IFN-γ、IL-2、IL-4同时提高IL-10。结论:TSN对多种因素所致的急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1)抗氧自由基损伤;(2)减少NO含量,减轻炎症细胞浸润;(3)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抑制HSC的激活;(4)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同时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细胞因子对肝脏的损伤;(5)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比率,调节T细胞亚群问相互平衡和制约。创新:本研究首次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较为系统地观察TSN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TSN对多因素所致实验性肝损伤均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并从细胞分子水平阐明了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首次报道TSN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活性及相互间的制约参与对ConA介导的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首次报道各细胞因子在TSN治疗ConA介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不同作用;首次报道TSN通过下调α-SMA的表达,抑制HSC的活化,减少ECM合成,从而阻止纤维化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80例均成功置管,79例顺利完成治疗
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吃不上干净的自来水,人身健康面临着饮水不安全的严重威胁的情况,通过对四川凉山地区的调查、分析,得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饮用水资源
西部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在油画创作中更是具有突出的表达。2019年11月12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的“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无疑是西部主题油画一次
膜技术在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广泛应用于北京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中。膜技术所拥有的出水水质优良稳定、剩余污泥量少、设备紧凑,占地少的优势,适
介绍一种通过双口RAM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单片机80C196KC和工控机PC104之间实时双向通信的方法。对双口RAM-IDT7130和可编程逻辑器件ISP1032E的性能和特点作了详细介绍,给出
苏州大学法学院杨海坤教授与得意门生章志远教授合著并于2008年底出版的《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一书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一种深刻阐释,在目前学界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
滇西马厂箐煌斑岩脉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云斜煌岩,晚期为云煌岩。对煌斑岩样品进行锆石LA-MC-ICP-MSU-Pb定年,获得33.77±0.11Ma的岩浆侵位年龄,表明马厂箐煌斑岩为马厂箐复
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登封市中医院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金嗓利咽丸组给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