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以民宿为载体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1]。本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为案例点,在借鉴国内外民宿发展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总结分析诸暨市乡村民宿发展条件、历程及其阶段特征、乡村民宿发展类型;同时对乡村民宿旅游者特征和民宿居住满意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1)对诸暨市民宿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后得出:诸暨市有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和政策条件支撑民宿发展,政府已采取了多种办法促进和规范民宿发展。诸暨市乡村民宿数量较多,发展兴旺,各乡镇民宿资源分布不均衡,依托便捷的交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休闲旅游体验路线。(2)通过统计描述和交叉分析,对诸暨市民宿旅游游客的分析发现:大多数游客都对其表示满意,总和达到67%,民宿基本上达到了游客的需求水平。然而,男性、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游客对当地乡村民宿的满意度越低,诸暨市乡村民宿还无法满足高品质游客的居住需求;受访游客主要对“体验项目多”和“生态景观组合”两个内容满意度最低;游客入住民宿的出发点主要为领略风光和舒缓压力,年龄稍大的游客同时看重疗养保健功能,51岁以上人群选择该选项的比例达到了17.7%,但在“疗养保健”、“娱乐购物”和“景点组合”等方面的打造没有系统整合,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方面仍有较大差距。(3)诸暨民宿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各乡(镇)对民宿发展重视程度不均衡,缺少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2)个性化有限,民宿同质化问题严重;(3)高端民宿产品缺乏,产品档次较低;(4)未充分挖掘民宿产业链潜力;(5)民宿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6)缺乏统一的品牌和宣传优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主要有:(1)注重旅游环境保护,推动民宿可持续发展;(2)注重规划设计,突出民宿特色;(3)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打造高端民宿;(4)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全域旅游建设;(5)开发“民宿+养老”,吸引更多游客;(6)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