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资源的采集与开发离不开水下通信。水下蓝绿激光通信作为一种以光载波传递信息的新兴水下通信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水声通信、水下射频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带宽。同时,激光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活度高的优势,使得高速蓝绿激光通信在水下环境监测、近海勘探、水下组网和军事行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激光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功率随通信距离、信道衰减、平台抖动、水下湍流以及水中气泡等因素的影响而动态变化,从而降低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本论文围绕水下环境中接收信号动态波动问题,研究了应用于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光阀(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LCLV)与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方法,实现大动态范围信号接收。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一、搭建了基于高灵敏度PMT接收的水下蓝绿光通信暗室实验环境,实验研究了在不同信号光功率、探测器增益以及带宽等参数条件下对系统接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系统最佳信号接收关系式。二、针对水下蓝绿光通信系统接收范围有限,容易受到信号强度波动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多种调控技术特点,实验研究了电控LCLV可变透光率特性与电控PMT可变增益特性,得出了基于LCLV与PMT增益联合控制下实现最佳信号接收的动态调控方法,为动态调控系统的调控参数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依据。三、设计了基于LCLV与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的信号在100Mbps传输速率下,系统的动态接收范围可扩展至68dB(-63dBm~5dBm),并在长度为50m的水池中,实现了传输速率为12.5Mbps的双向实时数据传输。
其他文献
为评价徐州某鸡场柔嫩艾美尔球虫对当地常用抗球虫药物的耐药情况,从病鸡分离得到的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4日龄雏鸡,测定和记录感染后雏鸡卵囊排出情况、盲肠病变、体重增长、存活率,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抗球虫指数(ACI)为指标进行耐药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鸡场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百球清、青蒿球虫粉中度抗药,对球痢克、复方磺胺喹恶啉钠可溶性粉、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完全抗药,青蒿球虫粉在增重方面优于百球清.结果提示,该鸡场应暂停使用球痢克、复方磺胺
该试验旨在研究核黄素缺乏对种公鸭繁殖性能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料为颗粒料.利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豆粕降低基础饲粮中核黄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50只14周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2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鸭.2个核黄素水平,对照组添加核黄素为15 mg/kg的饲粮(核黄素为16.46 mg/kg),缺乏组饲喂不添加核黄素的基础饲粮(核黄素含量为1.46 mg/kg).试验周期为26周.结果表明:(1)核黄素缺乏对种公鸭精液品质、繁殖性能影响不显著(P
[目的]为油茶林的地力调控、精准施肥提供指导,为油茶的提质增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不同栽培区域、不同良种、不同抚育管理水平的油茶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油茶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同时对油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进行解析.[结果]不同栽培区域油茶根际的土壤养分特征和细菌群落丰富度均存在显著差异;4个油茶良种栽培10年后湘林1号(XL1)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均最高,湘林64号(XL64)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最高.无抚育手段干预的油茶林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