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正面碰撞乘客损伤防护研究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面碰撞是客车事故的主要形式。在美国,客车伤亡事故中正面碰撞所占比例为62.4%;在我国,正面碰撞占客车事故总量的50%-60%。而关于大客车正面碰撞,国际上还未发布整车强制性安全法规。GB13057-2014《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的发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座椅的安全性设计,然而客车内饰件形式各异、座椅布置形式多样且安全带未强制使用,客车正面碰撞的乘员安全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本研究将对不同位置的乘员安全特性进行详细阐述。第一部分旨在研究客车安全带及座椅布置对非第一排乘员安全性的影响。基于GB13057-2014法规开展台车试验研究,评估安全带对乘员正面碰撞的运动学影响。采用有限元和多刚体耦合方法建立座椅-假人数学模型并结合台车实验确认其有效性,利用单因子变量法分别在6组座椅间距、5组高度差和5组座椅靠背角工况下进行虚拟试验,评估座椅布置对乘员运动学和头部HIC值、颈部Nij、胸部3ms加速度、大腿轴向力和胫骨指数TI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安全带条件下,乘员易严重离位,造成不可控的二次碰撞甚至抛出;安全带作用下,乘员被约束在座椅上,其头部及下肢的损伤主要源于与前排座椅的碰撞。座椅间距越大,大腿轴向力越小;前排座椅越高,乘员的颈部Nij、大腿轴向力和小腿胫骨指数越大;座椅靠背角越大,头部加速度峰值越大,颈部损伤值Nij越大,大腿轴向力越小。第二部分旨在研究客车整车正面碰撞中第一排乘员的安全特性。建立隔板-假人数值模型,结合客车固定壁障正面碰撞试验进行验证;研究客车正面碰撞中4组隔板-座椅间距条件下前排乘员的安全性;评估2点式安全带、3点式安全带以及无安全带3种工况下的乘员运动学及损伤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点式安全带条件下,当距离范围为280mm至400mm时,隔板与坐垫之间的距离越大,头部损伤值HIC值越大;距离越大胫骨指数越高。两点式安全带只能有效约束乘员的下肢,三点式安全带较两点腰带式安全带更能够约束乘员上半身的运动,因而更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颈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大客车不同位置乘员的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依据,并为车内布置以及内饰件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利参考。
其他文献
客车作为公共交通及团体运输的一种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客车载客量较大这一特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本文以某一国产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以下分析:1、论述了塔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在给出的十六种工况下对塔架整体进行了强度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塔架整体在这十六种工况下满足强度要求。2、在给出的十六种工况下对塔架的门段部分进行了强度分析,得出了门段部分在某些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建议对塔架门洞附近采取加固措施,使其满足强
通常在数控机床上应用圆柱类铣刀对零件加工时,分周铣与端铣两种加工方式。周铣加工时,进行切削的为刀具圆周上的切削刃,该加工方式在加工厚度及硬度较大的零件时,刀具易变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以及机动车驾驶人数的显著增加,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加剧。我国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儿童数量增加成为可能,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乘员的保护
船体大型空间复杂曲面上切割多种形式的孔型是舰船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和技术难题,它们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舰船的装备性能,其加工效率也关系到舰船的制造周期。随着大型空间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最开始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就是
编辑同志:rn五个月前的假日,我驾车外出游玩时,由于遭遇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伤残,根据医嘱休息至今.日前,公司书面通知我,说因我一直无法上班,故只能在额外支付给我一个月工资后
期刊
管道的断裂与管道的历史一样长。通过对管道断裂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各种判据,如针对脆性断裂的能量释放率判据和应力强度因子判据;针对延性断裂的COD判据和J积分判据。 鉴于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