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患者龈沟液弹性蛋白酶与牙周临床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不同牙周状态下成年正畸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牙周状况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表达情况,研究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与牙周组织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牙周状况评估的早期价值,以期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更好的结合临床指标监控牙周状况,为牙周病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临床选取成年正畸患者24名,根据牙周状况分为牙周健康组8名(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3.75岁)、慢性牙龈炎组8名(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63岁)、慢性牙周炎组8名(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3岁)。每位患者均挑选每个象限的一颗磨牙,全口共计四颗磨牙作为样本牙,其中慢性牙龈炎组和慢性牙周炎组所选样本牙为病情最重的磨牙。龈沟液取样的位点为样本牙的近中颊侧。分别记录患者初诊时(T0)、牙周基础治疗后(T1)开始矫正后1个月(T2)、三个月(T3)、六个月(T4)时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水平(AL)。同时龈沟液取样,底物法检测相应时间点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活性。相关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矫正过程中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弹性蛋白酶的活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龈沟液弹性蛋白酶与各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1)健康牙周组矫治半年后,PLI、BI都显著增高(P<0.05),BOP、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附着丧失。(2)矫治六个月后,BI、P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B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附着丧失。(3)矫治六个月后,PLI、BOP、BI、PD、A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龈炎组和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点PLI、BOP(+)、BI、PD分别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健康牙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点BOP(+)百分比、BI分别与相应时间点慢性龈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成人组、慢性牙龈炎组和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段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在初诊时分别为0.0127±0.0006、0.0347±0.0006、0.2587±0.010;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为0.0120±0.0010、0.0313±0.0005、0.2153±0.0049;矫治后一个月分别为0.0136±0.0005、0.0353±0.0011、0.2786±0.0100;矫治后三个月分别为0.0153±0.0005、0.0383±0.0005、0.3010±0.0020;矫治后六个月分别为0.0173±0.0005、0.0403±0.0012、0.2148±0.0146,其中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点的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活性分别明显高于对应时间点慢性牙龈炎组和健康牙周组,慢性牙龈炎组弹性蛋白酶活性分别高于健康牙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健康牙周组、慢性牙龈炎组和慢性牙周炎组中,龈沟液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与PLI、BOP(+)、BI、P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慢性牙周炎组中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活性与AL也呈正相关关系(r=0.913,P<0.05).  结论:(1)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慢性牙龈炎组和健康牙周组;(2)龈沟液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与临床牙周指标成正相关;(3)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活性可较敏感的早期反映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状况变化,可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梦。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究竟身负何责?如何家教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如何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下面的几点看法或许能为破解家长们的困惑提供一点思路。  家庭教育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其重中之重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养成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然而,在当今社会转型变革中,有些家长浮躁、功利、盲从,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教育责任及科学理念
【摘要】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思想。“行不言之教”是“道法自然”的“无为”之教,是“自化”“自朴”的自我教育。“不言之教”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尊重人的本性为价值取向,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无为;不言之教  【中图分类号】G630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所著的《道德经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初中生物学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使生物学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初中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知识块就是应用题。数学课程改革,解决问题这一块也随之而来。这是培养目标的变化,是新事物,体现观念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在内容结构上,也将其分散到运算之中,结合“数的运算”抽取和理解数量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算用结合”。不再作为獨立的知识块来教学,淡化数量关系的教学,加强“解决问题”与情景的联系,注重实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被称为课件或多媒体课件。根据课件的使用对象不同,多媒体课件可分为两类:供教师使用的是演示型课件,供学生使用的是导学型课件。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演示型课件在学科教学中更为常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数量的演示型课件不尽人意,因此,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索。  一、演示型课件的
近年来以生长因子局部应用为代表的牙周再生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骨诱导形成蛋白-2(BMP2)是唯一能够单独诱导成骨的生长因子,在牙周组织中的分子调节作用也已经比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