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治理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其如何影响县域治理?这类问题的研究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县域政治的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力结构的梳理,分析权力结构如何影响县域治理。 案列研究发现:县域治理困境与县域权力结构非均衡有关,权力结构的均衡是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由于县域权力结构的非均衡配置,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致使公共权力难以控制,权力监督弱化。研究表明:县域权力主体在“私利性”的思想引导下,公共资源易流入到经济领域,而忽视县域政治的发展,文化、社会的资源投入也相对不足,导致县域治理呈现非均衡性,进而容易陷入治理困境。县域权力结构的均衡,要求政治权力分权,权力主体之间应形成相互的制约与监督的格局。权力结构的均衡能够促进权力主体合理地分配资源,推动公民的积极参与以及利益的充分表达,提高县域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从而避免因权力的集中导致权力异化。因此,县域治理现代化需要建立均衡的县域权力结构,也即通过县级直选改革优化公共权力的授予方式,完善县域民主权利,构建县域权力运行制度与环境,强化县级人大与政协的职责,来完善县域治理的政治基础,提升县域治理的能力,促进县域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