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不同品种双季稻稻鱼、稻鳅、稻鸭模式对水稻产量因素、土壤养分及田间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取双季稻种植制度,设置“单一种稻”(CK)、“稻田养鱼”(RF)、“稻田养泥鳅”(RL)、“稻田养鸭”(RD)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两季进行大区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早晚稻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各有两个峰。早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最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不同品种双季稻稻鱼、稻鳅、稻鸭模式对水稻产量因素、土壤养分及田间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取双季稻种植制度,设置“单一种稻”(CK)、“稻田养鱼”(RF)、“稻田养泥鳅”(RL)、“稻田养鸭”(RD)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两季进行大区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早晚稻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各有两个峰。早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最高峰出现在灌浆间断,RF处理的最高峰较CK降低了9.81 mg·m-2·h-1,且差异显著;第二峰出现在分蘖盛期,RF、RL、RD处理的第二峰较CK分别降低了6.76、4.72、6.16 mg·m-2·h-1,差异显著。2.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有效减小稻田单位水稻产量增温潜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早稻稻鱼模式单位产量增温潜势最小,晚稻稻鳅增温潜势最小;RF、RL、RD全年甲烷排放总量分别较CK的478.28 kg/hm~2降低了213.43、187.73、141.58 kg/hm~2。3.RF能有效提高早、晚稻种植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增加常规早、晚稻种植后土壤全钾含量。早稻陆两优996的RF、RD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高出11.38%、6.38%,晚稻深优5438的RF、RL、RD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高16.8%、12.59%、21.65%。4.中早35的RL、RD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高出6.15%、19.47%,陆两优996的RD、RL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高出15.31%、8.97%,均达到显著差异,RF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晚稻RF、RL、RD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成熟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5.早稻中早35成熟期RF处理的p H值为6.02,较CK增长0.14,差异显著,RL、RD处理为5.97,较实验前增长0.02,较CK增长0.09。晚稻各处理的p H变化趋势均为减小,中早39的CK处理成熟期土壤p H值5.75,降低最多,为0.16,RF的p H值为5.85,降低最小,为0.01。6.各处理对早稻成熟期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RD处理能显著提高晚稻中早39和深优5438成熟期生物量,增幅分别为22.14%和13.31%。7.早稻中早35的实际产量表现为RD 7075.95kg/hm~2>RL 6820.5kg/hm~2>RF6790.80kg/hm~2>CK 6456.75 kg/hm~2,分别较CK高出9.59%、5.63%、5.17%。早稻陆两优996的实际产量表现为RF 8115.75kg/hm~2较RD 7987.5kg/hm~2高出1.51%,较RL7875.00 kg/hm~2和CK 7834.20kg/hm~2分别高出3.06%、3.59%,差异显著。晚稻中早39的RD、RL、RF处理实际产量分别为8440.20、8205.15、7869.90 kg/hm2,较CK处理的7398.75 kg/hm~2分别高出14.08%、10.9%、6.37%。晚稻深优5438的RD、RL、RF处理实际产量较CK分别高出19.09%、18.09%、8.22%。
其他文献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是我国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本人2016年在嫩食型中国南瓜材料中分离到稳定纯合的全银色叶突变体sl,经初步观察叶色全银色,植株长势、开花坐果正常,蚜虫对其有明显的拒避现象,这为南瓜抗虫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遗传与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且在国内外未见银色叶突变体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对银色叶突变体sl表型
超声波气雾栽培中最重要的是根系的气雾环境,根系的气雾环境直接影响气雾栽培的成败。在根系生长环境中,温度与根系雾滴沉降量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此,开展气雾栽培的根系温度均匀性和沉降量的研究符合气雾栽培技术的发展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生菜的气雾栽培装置,研究了雾化量、风速、雾化频率对根系温度分布及雾滴沉降量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搭建了气雾栽培装置,进行装置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
为适应中国水稻种植的田间差异,对小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性能优化,并开发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工作参数模式。探究不同作业环境下,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对整机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4LZ-0.8型小型联合收割机,研究了脱粒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喂入量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在横轴流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离装置上进行室内试验,以脱净率、未脱净率、破碎率为性能指标,进行五水平正交试验。利用Matlab中的曲面响
本研究通过合成具有磁性和选择特异性的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nanoparticles,MMIPs NPs)并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实现了高灵敏检测牛奶中残留的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TOXO XL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448羽,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4羽。试验期42d。试验结果如下:(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21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42日龄肌胃指数、十二指肠指数(
为解决湖南稻作烟区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物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下降、耕作层变浅,导致土壤质量衰退的问题,开展粉垄深耕在烟稻轮作中的适宜耕作深度研究,探讨粉垄深耕不同深度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为探寻湖南稻作烟区更为适宜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深度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土壤物理性状方面,粉垄深耕30cm和40cm处理较常规耕作在0-40cm土层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是否有缓解高棉菜粕饲料给草鱼幼鱼带来的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开展两个实验。实验一:设置基础日粮组(S1)、高棉菜粕日粮组(S2)以及在高棉菜粕日粮组中添加500(S3)、1000(S4)、1500 mg/kg TB(S5)共5个处理组,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草鱼(9.59±0.01)g,养殖实验于水库网箱(2×2×2m)中进行,持续10周,研究
南瓜属(Cucurbita Linn.)是一个大族群,原产于美洲,栽培历史悠久,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作物。南瓜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除了受品种特性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土壤、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其中肥料的影响最大,如何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氮、磷、钾比例,提高南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肥料的施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如何实现最佳施肥方式以提高南瓜产量,以及不同氮磷钾适宜的施肥量进行了探讨,旨
黑熊俗称黑瞎子,身体粗壮,是食肉目熊科熊属的哺乳野生动物,黑熊的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开展了黑熊的护养和繁育,保护了39头成年黑熊未出现伤亡,并繁育了5头黑熊幼仔,为黑熊的科学保护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黑熊的笼舍设计及管理、饲养安全的操作规程、饲养人员管理规范;饲养管理过程中的营养配方优化、黑熊的日常行为研究;繁育规律研究;黑熊救护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疾病防控及临床病例研究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立交桥垂直绿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长沙市一直在积极开展城市绿荫行动,特别是在立交桥的垂直绿化方面提出了提质改造的方针。本研究对长沙市立交桥垂直绿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共调查了18座立交桥。通过利用调研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植物的种类和组成、植物应用与栽培模式、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服务功能、养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另外,在归纳研究相关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