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行各业均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数据中心,这些重要的数据往往都是企业的生存命脉,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业务量的增大,数据流的增多,让各企业的数据越来越集中化,伴随而来的便是数据损失威胁也越来越集中和增大。近几年,因数据丢失而衰落、破产的企业屡见不鲜,数据丢失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甚至不可估量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将数据进行备份。国内也出台了相关的容灾备份政策,督促政府机构、行政部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必要的时候需要对重要的数据采取容灾备份的措施。本文依托于某政府用户的具体需求,分析探讨了适用于该用户的容灾备份方案,经过需求了解,技术路线研讨,组网方案对比,形成两地三中心的容灾备份方案。并根据用户的数据、业务等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硬件设备和备份软件,对容灾备份进行实地实施部署,效果良好,达到了用户的预期。本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下列几个方面:(1)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研读国家政策对容灾备份的相关规定和指导意见,通过对容灾系统等级的对比,确定用户的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等级。总结容灾的各种实现方式,确定本方案的研究方向。(2)总结云计算的优点,结合联通在云计算方面的建设情况,对比分析将容灾备份云化部署的优势,根据云计算不同类别的优缺点,确定用户私有云的容灾备份模式。研究存储关键技术在容灾备份方面的应用,将横向扩展、负载均衡、快照技术融合进底层灾备存储中。拟定两地三中心的灾备组网模式,从异步容灾和同步容灾的不同容灾频率进行分析,对同城灾备和异地灾备的条件、效果以及实现方式进行讨论。(3)与用户沟通,进一步统计用户系统的存储量和业务量,确定每个中心70TB的数据容量,考察联通机房环境,将硅谷大街的IDC机房定为同城双活中心,将白山的机房定为异地灾备中心。组织进行设备采购和现场实施,并通过演练验证,评估方案的建设效果。结果表明,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模式可以很好地在不同的场景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相对于单一的同城双活和异地存储灾备,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灾难性,损失的数据相较于其他模式来说都是最小的,达到了方案制定的预期标准,符合用户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用户满意。本文的主要贡献点如下:(1)充分结合联通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将容灾备份和云计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解决了用户的业务连续性、数据完整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拉动了云计算业务的收入,树立了联通专业的业界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2)两地三中心的容灾备份模式,打破了单一的同城双活或者异地容灾的模式,将两种容灾方式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在同城可以实现的业务级别的双活容灾,又解决了若本地出现地质灾害,数据丢失的问题。(3)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灵活调整体量,快速部署,且不涉及不同业务领域的专业性,有利于联通在各行业进行部署,洽谈合作,是初见客户,关系破冰的良好方案。可为公司带来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