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N、P化学计量学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个不同演替群落为对象,研究了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学时空动态特征、土壤养分及N、P化学计量学时空动态特征以及植物叶片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N、P化学计量学空间格局表现基本上一致。随着演替的进展,群落植物叶片N、P含量以及N:P呈现着递增趋势;仅叶片的N含量或P含量并不能作为很好的指标反映演替阶段,但是叶片N、P含量和N:P三者共同的趋势却和演替阶段有很好的拟合趋势。常绿阔叶林各个演替阶段植物叶片N、P含量季节动态呈现初期较高,中期较低,后期又有所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春季植物萌发新叶的N、P含量骤然上升到全年的最高值,到夏季植物叶片N、P含量略有下降并且趋于稳定,而到冬季又有缓慢上升。2.演替前期次生灌丛群落植物叶片N:P最低,到后期木荷-马尾松、栲树-木荷群落植物叶片N:P升高,暗示着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群落趋于受土壤N素限制,到演替后期叶片N:P远大于16,群落趋向于受土壤P素限制。新叶的N:P比值明显低于老叶,表明新生叶较成熟营养叶更容易受N元素的限制。3.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养分以及N:P化学计量学特征都有着显著的时空动态。不同演替群落土壤总N、总P含量随着演替的进展增大,与植物叶片N、P含量空间变化相一致。土壤N:P化学计量比随着演替的进展呈现无规律的变化,而且土壤N:P远远低于植物叶片。土壤NO3--N含量在不同演替群落中的变化与植物群落叶片N、P含量以及N:P呈现着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土壤NH4+-N含量在各个演替阶段中呈现无规律的变化,与土壤总N、总P含量的水平空间变化趋势拟合程度差。土壤养分及N:P化学计量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绝大多数群落在春季土壤无机氮呈现递增的趋势,到夏季水热充足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到较寒冷的季节又有所下降。绝大多数群落土壤总N、总P含量在春季较高,而到夏季却呈现最低值,到秋冬季又缓慢的升高,这跟各个演替群落植物叶片N、P含量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4.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群落植物叶片养分与光合生理特性随着演替的进展协同变化趋势拟合较好。叶片比叶重随着演替的进展逐步下降,比叶重与叶片养分及光合生理特性呈极其显著负相关。叶片N、P含量与光合生理特性显著相关,叶片N:P化学计量比与植物光合生理特性呈微弱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证实了叶片N:P只是叶片经济特征中微弱的因子。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群落植物叶片特征之间有着协同进化的趋势,验证了小尺度水平上植物叶片特征之间的协同进化。
其他文献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福州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把提升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夯实市民素质的物质基础、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提出城市边缘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根据政策过程理论模型,建立以"问题确认一对策研究—优化应用"为逻辑基础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策略,设计了融合边界分析法、绩效评价法、线性回归法以及计算分析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在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规划的对策
分析了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目前的存储状况及数据库应用情况,并针对网格技术对提高数字图书馆之间共享信息、协同工作能力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存储网格系统模型,并提出数字图书
近年来,随着各种发展旅游业措施的颁布,特别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民族分布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具有典型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
从建筑布局、流程管理、开放理念等方面介绍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并以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对比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相关方面的现状,特别指出了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不
比较了纤维针法(FNE)、电压刺激法(EE)、超声波刺激法(UP)、纤维针与超声波刺激结合法(CM)四种蚯蚓体腔细胞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单位体重细胞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M〉UP〉EE〉FNE,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