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支持下,安徽省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方式粗放,传统农业的束缚依然存在,农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民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本文选取安徽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做不同角度的分析,探索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构想和方向,无论是安徽地区,还是正在全面发展的中部其他省份,都可以从中获得可以借鉴的东西。本文首先总结了农业产化的含义和特征,根据有关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种主要模式;然后整理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和影响因素;最后,借鉴相关学者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并参考国内外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做法,总结出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性,为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方向指引。第三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第三章收集近几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介绍了安徽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概况,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得到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依然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且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安徽省地理、人文和资源因素,分析了安徽农业发展具有很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农业主体发展落后、科学创新不足等问题。第四章是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科技保障研究,指出科技保障对确保粮食供给和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要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几个方面努力全面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第五章在借鉴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安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包括稳定粮食生产、调整种植生产结构,优化畜牧产业、加强水产养殖,做精做大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茶、桑、果等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几个方面。第六章针对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造农业产业升级动力机制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进程,一是要强化政府职能,分别从风险保障、税收政策和融资机制上对农业给予支持和政策倾斜;二是要塑造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龙头企业、加速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三是要实施一体化经营,包括推行纵向一体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推进横向一体化,提高农业市场集中度;四是要提高科技水平,分别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产业内外合作研发和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三个方面努力,全面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