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流动性因素对CDS利差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学术界对CDS相关产品的过度开发、定价缺陷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反思;近年来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又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中国2010年推出了被誉为中国版CDS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其定价、交易以及风险管理也成为中国广大学者和实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  市场的流动性始终是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信用市场也不例外。但由于CDS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数据有限,大大限制了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以2013年12月15日爱尔兰退出国际援助这一事件为出发点,通过观察事件期CDS流动性所带来的异常收益率前后的变化来确定流动性因素对CDS利差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CDS流动性越强时,公司CDS利差就越小,公司CDS利差在公告日前后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收益率,流动性因素对CDS利差的影响效应显著,并且正的异常收益率在公告前2-3天就出现,在整个事件发生窗口,CDS利差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收益率,流动性因素对CDS利差的影响效应显著。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分析CDS的利差的决定因素和变动机制,然后阐述市场流动性的一般经济学含义并剖析CDS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指标,最后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事件研究法主要研究在信用事件发生或者外部环境变化时CDS及其标的债券的流动性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并且这种流动性的变化是否也会带来CDS利差和标的债券溢价的变动,进而提出流动性因素会对CDS市场和债券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冲击,关于CDS定价中流动性因素能否被被忽略,并且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价及风险管理有何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自 1998年以来 ,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心脑血管梗死收到满意效果。现将 2 1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8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 18例为心肌梗死
近年来,在全球注重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大背景下,氮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农业作为氮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使得农产品贸易隐含氮污染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新的关注点。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27国)、亚洲(日本、韩国、印度和香港)和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间农产品贸易中的隐含氮污染以及隐含氮流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从农产品贸易出口量,能源消耗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