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不足、人才净流出、中大型国企重要生产线迁出等问题。而税收源于经济,经济发展前景不足势必对税收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保障税源的充足,既可以推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可以在税收和人才优惠、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更大的决策空间,从而提高地区竞争力、增强中小企业市场活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引进优秀人才、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相对于全国比较落后的吉林省来说,如何在新一轮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保持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新时代背景下吉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从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特征出发,通过吉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劳动力人口和地区产业合理分布四个角度,分析了税收增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认为新时代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仍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过于依赖汽车制造业等国有大型重工业企业。同时受体制内因素影响,资源利用率不足,人口净流出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产业分布不合理,缺乏主导特色产业,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税收收入无法转化为现实税收。进一步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构建以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变量的ARMA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既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率可能达到的预期值。虽然影响税收增长率的因素很多,仅仅分析经济结构对税收增长率的影响得到的预测结果并不准确,但由于模型当中选取了税收增长率自身以及随机干扰项的两期滞后项,因此,使得模型分析的结果虽存在误差,但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并且其趋势特征得到的分析结果是准确的。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应继续向第三产业调整,但不应过于追求比重的增加,同时应逐渐降低国有经济规模,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分别为60%和15%左右时为合理区间。最后,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影响税收收入增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旨在为吉林省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经济发展促进税收增长有所借鉴意义。一是降低对汽车制造业等国有大型企业的税收依赖,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在汽车制造业、金融业等方面的应用;二是降低国有经济规模,同时减少国有企业税收上划中央比例;三是升级人才引进政策,建设开放式人才引进平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四是在地区分布上增强长春市对其他市县的中心辐射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增加税收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