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下的明清蒙学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s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兴盛于唐宋,历经元明,直至清代被废止,其历史生命近一千三百年,作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最核心的选士制度,它给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科举身上可以看到整个浓缩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赋予其巨大的功利性,牢笼世人对其不懈追求,自觉自愿的接受科举教育。作为科举教育基础环节的蒙学,历来受到统治者重视,自唐代起,科举中就专门为蒙童设置童子科,后世以各种形式延续。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鼎盛时期,明清蒙学更是集前代之大成。科举也在这一时期也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在这种情况下,明清蒙学必定清晰地呈现着科举制之下的独特面貌。事实上的确如此,为应科举,很多儿童早早就开始接受广博的知识教育及严格的科举文体写作训练,蒙学教学过程中开创了一系列的适应性教材,从中大多可以发现科举的色彩,蒙学的教育者大部分也是科举出身,又在教育战线上为科举输送着人才,社会也以科举身份作为衡量蒙师的标准。科举制下的明清蒙学正是本文所研究的主题。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论。绪论部分阐释了相关概念,划定了研究范围,说明了本课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角度和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传统蒙学的发展,为明清蒙学研究提供发展脉络,其中包括童子科的设置,其沿革密切揭示了科举与蒙学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内容为明清蒙学的教学,从其多个环节中分析科举的指向性,例如诵默经义备考科举贴括、阅读训练铺陈科举底蕴、训练八股写作以应科考等等。第三章列举几类相关的明清蒙学教材,试图发掘教材在编写及使用中渗透的科举元素。第四章讲述明清蒙学教师同科举的密切关系。全文从教学、教材、教师三个角度分析了明清蒙学受科举影响而产生的新面貌。结论部分归纳了科举对明清蒙学的影响,分析原因,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不足,并对本领域的研究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摸索与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学生解题后反思习惯的养成,可以成为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可以有效提高解题效率,可以提升学习效果,也可以发展思维品质.在
<正>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对文秘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文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强调文秘人员的能力素质基础,也越来越需要通过心理
培育官兵敢打必胜信心,是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加强这一研究,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应对强敌介入挑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强
本文基于对南昌市八所农村小学爱国教育的调查研究,描述了南昌市农村小学爱国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小学爱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
<正>死刑又被称为生命刑,是一种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主要处罚方式的的刑罚,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2年执行。随着人权保护的发展,这种以生命为处罚手段的刑罚,开始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