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立足之本,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向前推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更加迫切。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但随着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引发的基础设施需求的迅速增长,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已不能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巨额的资金需求,许多地方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大大超前于其财政增长的速度,使得财政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引入政府之外的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融资模式,即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新的融资模式下,政府的角色及参与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府如何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认知自身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该模式的顺利实现,因此,研究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政府行为,以突破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困境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立足我国国情,从政府参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角色出发,探索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政府行为的机理、价值及实施途径,系统研究该模式下政府的项目参与人选择行为、承诺行为及监控行为,其研究目的在于为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政府行为的实施、控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政府参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角色,站在政府视角对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该框架下政府行为的动因及约束,并依据特许经营合同签订的时点,指出了政府的三种基本行为,即项目参与人选择行为、承诺行为和监控行为。关于在特许经营合同签订前政府的项目参与人选择行为,本文对项目参与人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项目参与人选择过程的特性及关键环节。针对招标代理机构比选环节,运用竞标理论设计了招标代理机构比选的最优支付合约,以降低招标委员会的支付成本;针对整个项目参与人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双重串谋行为,应用博弈论建立了招标代理机构触发的串谋模型和招标负责人触发的串谋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针对项目参与人选择方法的问题,将粗糙集理论与灰色关联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参与人选择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关于在特许经营合同签订时政府的承诺行为,本文对政府作出的出资承诺、特许经营权授予承诺及投资收益保证承诺进行了研究,运用博弈论建立了政府在出资承诺时可能出现的因项目公司经理与政府授权部门项目负责人员之间的合谋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模型,并提出了针对合谋行为的机制设计;分析了特许经营权授予承诺的一般形式,论证了多期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可能,应用实物期权中的增长期权理论建立了多期特许经营权授予承诺的期权定价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政府浮动收益率保证承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嵌入激励行为的政府投资收益保证承诺模式,应用实物期权中的有效障碍期权理论建立了嵌入激励行为的政府投资收益保证承诺定价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关于在特许经营合同签订后政府的监控行为,本文分析了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公司可能存在的违约行为,提出了政府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监控的模式,并应用博弈论建立了其监控过程的中介机构违规上报模型及政府尽职检查模型;针对项目公司的违约行为,建立了政府监控指标体系,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理论构建了监控模型,并通过监控模拟,验证了模型的精度;针对政府根据中介机构上报的监控报告所可能采取的激励措施,应用元胞自动机(CA)理论建立了基于监控结果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演化结果分析,得出了各种激励方式下的演化特征。本文针对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政府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多方参与下政府行为的实施、控制及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丰富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