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腔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对流传热在工程和工业生产中的意义重大,而通过将自然对流传热的工质置换为纳米流体这种方法来提高自然对流的传热效率这种方法近些年来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乙二醇作为工业和生活中自然对流换热中所使用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工质,以其为基液的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传热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实验与模拟相结合地研究乙二醇为基液的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  本文采用两步制备法制备出体积分数为0.26%、0.53%和0.78%的三种二氧化钛-乙二醇纳米流体,其中乙二醇(EG)为纳米流体的基液、二氧化钛(TiO2)为本次实验中分散到基液中的纳米材料颗粒。所制备的纳米流体在室温下保持稳定,未发生沉淀。在测量了所制备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和粘度基础上,在高、宽和长度为80mm×80mm×180mm的封闭方形腔体内进行了该纳米流体自然传热规律的研究,并与乙二醇的传热效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了解纳米流体传热规律,应用单相流模型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材料颗粒的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纳米流体的相对导热系数(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基液的导热系数)随着纳米流体的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纳米流体的粘度随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纳米流体的相对粘度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任一体积分数下相对粘度在基本不随温度变化。此外与乙二醇基液的物性不同,在低剪切率区域(γ<10s-1)内,纳米流体呈现出明显的粘性弱化现象。在本次实验的瑞利数区域(107~6x107)内,这三种体积分数下的纳米流体并没有起到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效果。分析认为在纳米流体的体积浓度小于0.78vol%且Ra数置于107~6x107区间内时,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提升对自然对流的促进作用要比粘度的提升对自然对流传热的抑制作用要小。同时得到了关于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两种规律:其一是纳米流体体积浓度越高,传热效果越差;其二是纳米流体的传热随着Ra数的增加而增加。模拟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传热强度确实随着Ra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低浓度,高温差下的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传热效果最好;Ra数的增加后流体中的流动速度加快,促进了自然对流换热。
其他文献
换热网络是能量回收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参数是否最优,对于过程工业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要解决这些方面,就提出了换热网络优化综合问
小型二冲程汽油机因为结构简单,质量轻,升功率高,而且成本低廉,作为小型动力机械应用相当广泛。然而,扫气过程短路损失相当严重,导致其油耗和排放相当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运行一直以来都是电厂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数据仓库
老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视近困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屈光不正。人人都会发生老视,无论是正常眼、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当达到一定年龄就会发生老视,只是发生的时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八十年代初期引进了300MW、600MW机组的技术,随着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日益增大,这对机组的可用率、运行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提出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近年来兴起的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以其数据量更大更全、能反映
电站锅炉炉内流场的分布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影响,而燃烧器区域流场的调控几乎是工程应用中改善全炉膛流场分布特性的唯一有效手段,因此对燃烧器区域流场进行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产品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存在着能耗大、工质破坏臭氧层等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作为常规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的强有力竞争者和替代者,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对大气污染小、耗电少,可以利用各种低品位能源驱动的新型空调系统。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套改进的液体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该系统中,环境空气作为新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