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母婴互动水平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陆军总医院儿童健康门诊建档,出生胎龄在28-37周以内的早产儿。按照以下排除标准:多胞胎;有先天畸形者;严重早产儿合并症等;新生儿Apgar评分≤7;听力筛查未通过;母亲为经产妇;产妇有不良嗜好(如吸毒);有精神病史等筛选出115例,知情同意配合调查且生长发育数据完整者70例。完整登记早产儿与母亲一般情况调查表,追踪观察70例早产儿出生后1年内的体重、身长等生长指标;在矫正月龄11个月时,由两名评估人员使用母婴哺喂量表(NCAFS),评估其母婴互动水平,得分越高评估越好。早产儿矫正月龄12个月时,由专职门诊医生使用Gesell发育量表(GDDS)进行发育评估,Gesell发育评估分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发育商以大于85分为发育正常组,低于85分为发育不正常组。体格发育评价的分类则采用Z评分法,Z=(个体实测值—参考值均数)/标准差,低于2个标准差则分为体格落后组。根据矫正月龄3个月的体重、身长分为体格正常与体格落后两组。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⑴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是否存在影响。⑵母婴互动水平对早产儿体格发育是否存在影响。⑶母婴互动水平对神经发育是否存在影响。采用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⑴分娩方式与早产儿体格发育水平存在相关性,其中自然分娩发生体格发育落后的比例(18.7%)要小于剖宫产(81.25%)(P<0.05)。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性别、母亲学历、喂养方式同早产儿体格发育无显著性(P>0.05)。⑵母亲对婴儿暗示的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母亲总分、婴儿对母亲的回应、母婴互动的总分在对体格发育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⑶母婴互动水平中母亲总分与总分同Gesell量表中的适应性、语言能力、个人-社交存在正相关(P<0.05),婴儿总分未见相关(P>0.05)。母婴互动水平同Gesell评估中的大运动、精细运动未见相关(P>0.05)。⑷适应性正常组的早产儿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的得分显著高于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⑸精细运动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著高于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⑹语言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著高于语言非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⑺个人—社交发育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著高于社交发育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⑴分娩方式同早产儿体格发育存在相关性,其中自然分娩发生体格发育落后的比例低。⑵母婴互动水平同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存在正相关。⑶母婴互动水平同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存在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