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包含语言间的转换,也涉及各种不同语言符号和语言类型的转换。对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其中,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奈达主张译文和原文应实现语言功能上的对等,而非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此外,奈达也突破传统,将判断译文优劣的决定权交给读者,为翻译研究注入生机。本文选取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框架,通过对美国作家肯尼斯·斯科特·拉图雷特(Kenneth Scott Latourette)撰写的史学文化书籍《中国人: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长句进行解读,结合翻译实践和案例分析,讨论了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及文本中不同类型的语句在翻译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对英译汉长句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本论文分为五部分,正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翻译书目的背景、作者简介、历史文本语句与其他类型语句的区别;第二章为翻译过程介绍;第三章就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第四章为案例分析,结合所选案例试分析出适合历史文化文本的翻译策略;第五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