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过眼睛可以轻松地进行情感交流,而且人脑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系统传入并且加工处理完成的,这一系列的过程首先发生在视网膜上。视信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神经冲动,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图像。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专司感光,它包括锥细胞和柱细胞。柱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第二层叫双极细胞,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负责联络作用。第三层叫节细胞层,专管传导。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后界位于视乳头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其外面紧邻脉络膜,内面紧贴玻璃体。视网膜后极部有一黄斑区,黄斑区无血管,因此处只有大量的视锥细胞,故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内层为衬于血管膜内面的一层薄膜,有感光作用。后部有一视神经乳头。视网膜中存在与血-脑屏障类似的血-视网膜屏障,血-视网膜屏障是眼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介于血液和视网膜组织之间,具有特殊的通透性。血-视网膜屏障与视网膜病变有重要的关系。 视网膜作为神经系统中结构精细、功能复杂的解剖结构,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以小鼠为对象研究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发育。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视网膜血管网和星形胶质细胞发育情况,研究小鼠视网膜血管网与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关系;观察成年小鼠血-视网膜屏障的结构和发育。 方法: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胶墨汁灌流和透射电镜显示生后不同年龄阶段小鼠视网膜血管的发育情况,并观察血-视网膜屏障的结构和发育。 结果: ①小鼠视网膜血管在出生后一天从视乳头中心呈放射状不对称生长,以视乳头为中心在视网膜内表面不断向周边蔓延,形成由毛细血管相互联系成辐射状的网状结构,并逐渐分化出血管的主干动静脉和分支,至血管网达到视网膜边缘并覆盖整个视网膜,血管网变的较为疏松,视网膜血管逐渐发育成熟。 ②星形胶质细胞也是从视盘部位开始生长,以视乳头为中心向周边扩展,细胞突起之间形成网状或环状联系,并相互缠绕出现“中空”管状结构。至成年时,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典型的星状外形,细胞突起呈细线形,并形成更多的“中空”管状结构,这些管状结构在视网膜的内表面形成了类似血管网的脉络。 ③在光学显微镜下成年小鼠血-视网膜屏障至少有内皮细胞、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三个成分构成,与血-脑屏障的构成类似。在电镜下星形胶质细胞先形成支架,构成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先后进入支架内部,内皮细胞之间形成紧密连接并分泌基质形成基膜成分,随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变薄变扁形成终足包绕血管壁形成完整的血-视网膜屏障。 结论: ①小鼠视网膜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是以视乳头为中心逐渐向四周发育成熟,表明视网膜血管网的发生和成熟,与视网膜细胞的发生与分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致性。另外,视网膜血管网形成是在P14左右,这与小鼠开眼时间一致,表明血管网的形成与视觉系统有相关性。 ②小鼠血-视网膜屏障由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构成,成熟的血-视网膜屏障使视网膜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