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步行街场所精神的塑造——以太原市柳巷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商业步行街的精髓是一种都市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一个交往场所,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还反映着城市当代生活的面貌和特色,因此现代商业步行街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关于商业步行街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的城市商业步行街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经验的不足导致目前国内部分商业步行街在设计中过分强调了其物质属性而精神属性却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而影响商业步行街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就是场所精神,认真塑造其场所精神能够使我们与它进行情感交流更深刻体会到它的内涵,进而感受它特殊的气氛和特色的文化。同时说明商业步行街本身由特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来支撑,商业步行街作为一个场所只有通过其本身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表现出来它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表达出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样的场所才能够使人认可接纳,从而更具吸引力,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魅力和无尽的生命力。本文以场所理论为主并辅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查找并阅读相关理论专著和论文,加上切实的实例调查工作,以现代商业步行街地域特色文化、商业结构、人的活动以及实体要素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充分说明了各种要素对于场所精神塑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是集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人们在这个场所能够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正是由于人的这种参与作用,商业步行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而塑造出它特定的场所精神。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通过对太原市柳巷商业步行街的调查研究,对现代商业步行街的场所精神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同时通过分析得出现代商业步行街场所精神的塑造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即地域文化特色的丰富性设计、商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设计、环境整体性设计、以人为本设计与管理以及借鉴性设计,并提出了一些展望,希望能为今后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提供探索性的参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成为各国日益重视的话题,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从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再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心脏,是承载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山水城市”的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研究具有探索性的典型意义,并且成为一种必然。寻找“山水城市”的公共空间特色对
科技园区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载体之一,为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城市快速开发中,由于缺乏
街角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节点空间,担负着“交通”、“休闲”、“景观”等城市职能。街角建筑作为街角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街角空间职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与其它位置
丽江古城是举世罕见的拥有三项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典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的地方。是中国西南山地城镇最具魅力和个性的古代遗珠。研究
本论文立足于成都平原地区注重生态性的住宅实践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现状,旨在更准确、更直观地为学术研究以及建筑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试图探索当前背景下,成都平原地区注重生
学位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古村落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各地借壳上市,都在忙碌着对古村落的开发。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经过科学的规划,使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开发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的迅速扩张,给各地城市都带来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的机遇,然而一方面这些项目往往没有从地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出发,而流于单
传统民居是过去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人与相邻、人与社会、人与天地和睦相处的生活象征,传统人居环境的微观缩影。在过去快速化的城镇建设中,曾出现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热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