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是外语教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正如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所说,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就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正如拉多(Lado,196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关于语言和相关文化不可分割的辩论,关于要不要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的争议都已成为历史。无论是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还是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都对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达成了共识:仅仅教会学生一套机械的语法规则,一定数量的词汇,学生是无法令人满意地理解并参与目标语社团成员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的。由于人类整个言语交际活动过程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规则的制约,要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必须同时向学生传授目标语社团的文化。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迅猛到来,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特性与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对话、交流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明辨这种共生而多元的文化景观,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通融与分析,促进跨文化交际,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棘手问题,也是我国外语界极为重视的一个热点问题。 尽管我国外语界对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已达成共识,但有关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践,目前只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仍没有形成系统。较系统的文化教学总体设计方案和较具体的、能给文化教学以指导的外语教学“文化大纲”尚未问世,以文化教学为目的的有关教材仍未出版。有些外语教师认为一些文化教学理论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还有些外语教师视社会文化知识为语言教学的附加内容,可多可少,在实施文化教学时往往是在系统的语言教学中“见缝插针”地进行,其内容常常显得零散、缺乏内在逻辑与联系,学生往往学得一头雾水,缺乏对异国文化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了解。 自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在小学逐步普及英语课程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我国200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也列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并提出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较高阶段的要求是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只注重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提高,而没有充分重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多小学生缺乏对中英文化差异的起码了解,语用能力差,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常常导致误解和交际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本文以相关的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际,论述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文化教学实施方法、原则、目标、评估标准及对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中,第一章简要回顾了我国英语文化教学的历史,分析了我国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势在必行;第二章从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语言学四个角度论述了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第三章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论一证了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第四章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英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框架,包括其目标、内容、方法、原则及评估方式等;本文的结论部分论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目前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很多,包括学习者个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教学是环境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能够适时、适量并选舞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文化教学,遵循文化教学的几大原则,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既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又充分利用其有益的成分,就一定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总体社会文化能力,使其成为21世纪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